笔趣阁

笔趣阁>长安小饭馆有声书 > 第86章立冬火锅节(第1页)

第86章立冬火锅节(第1页)

邵杰这回不是带着图来找沈韶光,而是带着人来。

沈韶光拖拖拉拉,病完全好了时,已经进入了农历十月,眼看就要立冬了。“螃蟹大赛”还在进行着,沈韶光已经让人把收起来火锅都拿了出来,又去订了一批新火锅子。

去年火锅子开始流行时候,邵杰还不认识沈韶光,这玩意他只吃过“山寨版”,当时已经觉得不错,这会儿吃到“正版”,简直惊艳了。

“就这奶汤,涮这鱼丸肉片,我能顿顿吃,吃不腻!”邵杰甩开腮帮子狠吃了一顿,临走还顺走了两个锅子——然后就拉来了更多资金。那锅子进贡给了邵家老翁,邵家老翁便同意孙子建议,追加给沈记投入银钱。

邵杰火急火燎性子,本来正在两家店面之间取舍呢,这会子干脆与沈韶光商量都买下来,沈韶光一咬牙:“买!”

邵杰再夹一大口肉片子蘸了麻酱蒜泥塞在嘴里,“这就对了!咱们一定要把这锅子卖到胡地去,让那些蛮夷看看,什么叫上邦大国,什么叫钟鸣鼎食,什么叫好吃!”

沈韶光:“……”这是教化胡人之心不死啊,行,努力吧,少年!

邵杰吃锅子利索,花钱也利索,店面买了下来,操持着人装修,有之前装修亲仁坊店经验,沈韶光都没怎么插手,邵杰就包办了。

又找奴隶商人接着买人,然后带了人来让沈韶光训着。

邵杰建议:“你且训导一阵子,然后把他们分散到崇贤和亲仁两店里,让老人儿带着,带一阵子,之前不懂也懂了。”

以老带新,实习?邵郎君可以!

沈韶光很同意邵杰意见,却又想玩一把大,“邵郎君,咱们做个‘立冬火锅节’吧?”

“火锅还能节?”

邵杰没经历过人造消费节遍地时代,不知道毛毯也能节,啤酒也能节,狗肉也能节,本来应该光棍形单影只凄凉日子却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沈韶光跟他解释这只是个噱头,“我们就选在立冬日这天,去东市或西市拉开架势,摆开火锅子,摆回摊儿去。不图赚多少钱,就为混个脸熟,创一创名声。”

沈韶光惯常画得一手好大饼:“你想想,只要这一天吃了我们锅子,第二年是不是会再想起来?越来越多人如此,保不齐吃锅子真能成为立冬日新习俗,甚至可能出现‘立冬日吃火锅,不吃火锅冻耳朵’这种民谚。”

邵杰:“……”恐怕客人们造不出来,小娘子也能造出来,然后写到外面诗壁上。

邵杰确实没高估沈韶光节操。沈韶光正在琢磨怎么最大限度地宣传沈记,宣传火锅,尤其在见到邵杰带来新人里两位以后。

这两位,许四郎和张二郎是寺庙奴仆,跟着俗讲僧练过挺长时间口齿唇舌,也能讲若干段佛经故事。

沈韶光当场让他们来了两段,一段《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段《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这样传统宗教故事,竟然讲得很有意思。

其中许四郎口齿格外伶俐,说话噼里啪啦,中间不打磕绊,跟倒料豆儿似。

张二郎又不同,他口齿虽一般,却极擅长模仿,学男学女学老学少,神态动作像得很。

都是人才啊!沈韶光称赞邵杰:“这样人物,你也能寻来,真是太强了!”

邵杰不明所以,不就是两个口齿伶俐点跑堂吗?他们从前在寺庙里跟着讲经僧,半点厨艺不会,想到跑堂总要口齿伶俐一些,故而买下了他们两个。

然后沈韶光就让邵杰明白了什么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她先是把酒肆里菜名顺了顺,编了一段自己店《报菜名》。

烤鸡、烧鸡、炖鸡、白切鸡、炸子鸡,霸王别鸡;酱鸭、烧鸭、卤鸭、酒糟鸭、富贵肥鸭……鸡鸭鱼肉、干鲜糕点、特色菜品,该罗列都给它罗列上。

让许四郎试了试,到底术业有专攻,虽然一时菜名记不全,但饶是这么几句,已经有点行云流水意思了。

明明是许四郎说得好,邵杰却赞沈韶光:“小娘子很可以!以后这一段就当成酒肆招牌之一,闲着没事就来一段,给来吃饭郎君‘添个菜’。”

沈韶光笑:“聪明脑袋总是相似!”

两个商业互吹人哈哈大笑。

邵杰问沈韶光:“张二郎放在另一个店里?他口齿恐怕不如许四郎。”

沈韶光越发得意:“张二郎也是干将,山人自有妙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