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season的形容词形式 > 第 1 章(第1页)

第 1 章(第1页)

时隔多年,林原爱还记得那个下午,先生坐在院中对她说,再过一周,京都的樱花就要满开了,到时候一起去看花吧。

但是她终究没有看到那年京都满开的樱花。

多年来,看樱花,好像成了一个执念。一年一年,四季轮转。

当她再次回到京都,先生已经过世几年了。

先生的死,无异于割断了她和京都的一根神经,她感到一种尖锐而迟钝的痛楚。坐在檐廊下和先生谈话,和先生一起看花的时间再也不会有了。

先生身后没有子女,故居已经被改造成了纪念馆,展示着先生的生平和著作。走在那条沿溪的小道上,心情是遏制不住的痛苦。一如多年前第一次读先生的文章,心情是遏制不住的痛苦。因为先生的书,浸透了悲哀,让她的心,沉浸在这刻骨的悲哀里。

被世人仰望的先生,也是一个凡人,先生冷静地剖析着自己的内心,记录成文字。这份真实,或许是最让她感到痛苦的吧。

因为发表了关于先生著作的文章,收到了先生的亲笔信,几年后远渡重洋成为门下的弟子。

第一次见到先生,就是在这个院落里。她初到京都,先生安排同门的与谢野来接机,安置住所,第二天领着来见先生。初面时她微微的惊愕,啊,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吗,不高的身量,黝黑的皮肤,黑短的头发夹杂着斑白。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着的先生吗?在那平凡的样貌里,是蕴含着怎样深刻而复杂的魂灵呢?

她默默观察着先生。完成大学课业之余,她时常会到先生那里去,有时是收到先生和同门的邀请,有时是路过时的探望。

那年深秋,先生又一次呕血,医生宣告病危。她和诸多身在京都的同门轮流在医院看护,期间各地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其中东京的同门新原,在信纸上满满地写着“先生不要死,先生不能死……”半月后,先生转危为安,但是新原却在东京的家中,服药自杀了。他的遗书中写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

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代替先生去参加新原的葬礼,她想,或许是因为想到我们的人生,甚至可能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们甚至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凝为一行诗。在新原最后的那一天,他回想着他的一生,几乎陷入疯狂,最终他独自从日落的街上走回家中,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在黑暗中等待着将他毁灭的命运的到来。

不是疯狂就是死亡。她也曾一度这样判定自己的未来。她想不会有别的可能,她的现在已经决定了她的未来,只会有着两道窄门。

回到京都,先生尚且病重的脸上又多了几分苍老。

“新原的内心是激烈的,”先生说,“他的内心呐喊着想要过一种无论何时死去也不会后悔的生活,但生活的重负却一天也没有放过他。”

因此展现在世人眼中的,只是眼神中偶尔闪现出激烈火光的、形容落魄的青年。他的生活,分割成了明与暗的两面。光明的那一面在坠向无垠的黑暗,而能被阳光照射的那一面,在他看来只是深渊。

内心的理想在不断上升,在俯视人间悲欢的高度,感受到飞升的快感,但一回望,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长出双翼,并没能与世人不同,自己的身体,并没能因腾升的魂灵而脱离这个人世间。于是,从高空重重落地,滚得满身尘埃。从此只能怀揣着一个破碎的心脏在尘世间流浪。

从柏拉图到伏尔泰和卢梭,她也曾对他们深信不疑,奉以为师,以为他们手指的那条道路,才是为“人”唯一应走之路。她以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一定有光明的未来,就如导师们承诺的那样。她能将自己的灵魂,纯净地剥离出来,获得无限的自由。

导师们却没有承诺给她一颗心,一颗完满的心。幸福,自然也是不屑提的。他们的手直指天空,只要求真理。

但真理是什么?追寻多年,她却连一条确凿的真理也没有找到。再细小的事情也争论不休,再确定的事情也可能被否定。今天确立,明天怀疑,后天否定。最终,她什么也不能确定了。

她的导师们告诉她,要普遍怀疑。秉承着这条原则,她把过往所有的事实经验都翻捡出来,逐条地审视、怀疑、论证、重新定义。这样就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吗?旧世界是别人的,是陈腐的,新世界是自己的,但新世界的根基在哪里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