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 第298章 大秦的求助(第2页)

第298章 大秦的求助(第2页)

“但是,阁老,此书大善呀!”孙延民急切地说道:“经济之大道,民生之发展,皆可以此书解惑,以此书为径,富国裕民当可不再盲人寻路,图骥不可索!”

“但是,你却忽略了秦齐两国的实际情况。”骆仁镜摇摇头说道:“正如书中所言,齐国经历工业革新后,已迈入规模化工业国家之列,而我大秦尚处于蒙昧而原始的农业状态之中。即使以此书为凭,按图索骥,就能轻易实现富国裕民之举?此事,且细细斟酌,再徐徐图之。”

“……”孙延民闻言,顿时无语而言。

有些事情,总得想着法子去试一试,做一做吧。

做了,不管结果如何,总有一丝希望。

可要是畏难而避,轻言不为,那可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呀!

我大秦,难道就此满足于现状?

《新管论》中指出,一个国家不管自身多么富有,资源禀赋多么完善,如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百姓就不会有较高的工资,整个国家也就不会有明显的发展和进步

其中,书中专门例举了神州大陆来说明这一点:“华夏大陆拥有世界上最为优渥的自然环境和极佳的农耕条件,也有世界上最为勤奋的百姓,向来也是世界上最富有之地。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秦国的现状与数百年前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秦国农人终日劳作,所得报酬却只够买些许稻米,仅能果腹生产技工的状况就更加恶劣了,齐国技工可悠闲自在地在自己的工厂内等待顾客,而秦国技工却是携带器具,为乞求工作而不断在街市奔走秦国下层百姓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了齐国最贫乏国民的贫困程度……秦国虽有数百上千现代工厂,但其效率低下,管理混乱,未对整个国家提供应有之进步力量,使国家仍处于静止状态,宛如死水一潭”

可以说,神州大陆有广阔的土地,便利的交通和勤劳的人民,早就达到了封建制度的繁荣阶段早在汉朝,中国就已经成为了强盛的大国,但自此以后的进步却越来越小就像一個早熟的孩子,早期发育得过快,后期却再也长不大了

有些齐国经济学者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把大陆定义为“超稳定的静止社会”,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堪的经济停滞性。究其原因,或许是数千年来形成的顽固保守意识,以及故步自封的态度所致

这个时期,随着秦齐两国之间的实力不断拉大,上至秦国官员,下至黎庶百姓,在面对齐国时,已开始产生一种莫名的心理弱势,甚至有时候还会以仰望的姿态来看待齐国。

齐国的富庶,让人羡慕不已。

齐国的强大,更是让秦国上下忌惮非常。

那些到访过齐国的官员和商人,在见识到齐国恐怖的工业生产力、强大的海上舰队,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繁荣的商品市场,无不为之震撼,并迷醉其中。

齐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深入人心,他们的坚韧和自信,让人不敢有一丝挑战它的想法。这个国家的力量无处不在,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了整个海洋,让人无从躲避。

然而,尽管秦国的官员和商人内心充满对这个国家的忌惮,但他们仍无法摆脱对它的羡慕和向往。

置身于齐国,看着那里的人民,想象着他们身上流淌的那股独立、坚韧、自信和勇气的气息,仿佛让每一个外来者都感受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国度里也能得到了最完美的实现。

在大秦,且不说每年都有无数的百姓想方设法偷渡至齐国--不论是其汉洲本土,还是临近大秦的海外领地,皆为偷渡目标--寻求更好的生活,就连许多官员士绅也对齐国进口的商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趋之若鹜和争相模仿。

这让一些顽固守旧人士不禁大呼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斥之为弃儒家传统,循“南蛮”之偏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