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北魏末年 > 第34章(第2页)

第34章(第2页)

高澄明白,如今鲜卑部民们对自己的尊敬,不再只是因为他渤海王世子的身份。

“世子,今天还讲不讲故事?”

有名六、七岁的鲜卑少年大着胆子问道。

“上次讲到哪了?”

高澄看向周围的稚童们。

众人纷纷兴奋起来:

“讲到西伯文王,遇着了垂钓的姜子牙。”

“快来呀,世子又要讲故事了。”

也有稚童呼唤玩伴。

一时间高澄身边被挤得满满的。

“好啦,安静,咱们今天接着说《封神榜》。”

高澄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辗转于沧州各处鲜卑部民的耕地区,与他们共同耕种,十一岁的身子不能长时间劳累,他就会在田垄上为鲜卑少年们讲故事,选择的也是充满想象力的《封神榜》。

这一讲,就是整个下午,太阳西斜,高澄在亲卫们的护卫下回到沧州治所饶安城。

“子惠何必这般辛苦自己。”

沧州镇将段韶劝谏道。

高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确实累了。

泡了会脚,高澄立即动身去找段荣,询问道:

“姨父,汉民如今又是什么看法?”

“世子治理沧州以来,与民众约定恢复旧时税制,百姓无不称颂。”

北魏税收不低,高澄并非不想降低税率,可他有十五万鲜卑妇孺要养,田地里的庄稼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成熟。

但沧州民众依然对他歌功颂德,毕竟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乱兵们可不会管你具体税多少,田地里的庄稼熟了,抢就是。

如今高澄约定恢复税制,百姓自己好歹能留口吃的。

更何况他还承诺,一旦鲜卑部民能够自给,税率会进一步降低,沧州百姓也有了盼头。

对于段荣所说,高澄还不放心,反复交代道:

“收税时,切忌层层剥削,我们与民众约定多少,便收多少,商鞅主大国尚要立信,我等治小州,更需民众信服。”

段荣连声答应,又催促高澄早些回去休息。

段荣在高欢亲族中算是一个另类,他推崇仁爱宽恕,这与高澄相契合。

又有高澄与段韶的香火情,因此对高澄甚是爱护。

在高澄、段荣用心治理沧州时,高欢也在冀州积极整军备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