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野路子项目 > 275 国货借道(第1页)

275 国货借道(第1页)

国内小食原来多为散装,像冠新园、五芳斋这些老字号也就是老江城人知道,计划经济的时候,都是去店里现买现称。

在买东西不需要粮票后,这些老字号也开始卖一些外带品,但也都是用一个透明袋子称好后封塑起来。

既无品牌也无标识。因为本地人吃惯了、也少了包装的成本,大家都乐意,厂家也没有改进的动力。

所以百货公司能上柜的、有包装的零食少之又少,多是那种铁盒包装的饼干桃酥,又或者是那种有几十个方格配一个厚重的玻璃盖老式展柜,放一些散装零货。

在凭票购物的年代,这些就还有市场。但在可以自由购买后,这样的货既不能满足新装修后的百货公司的气质、过低的售价和利润也付不起百货公司高额的进场费,慢慢的,百货公司在日用品上都快到无货可卖的地步了。

郑斯南拿的这些有包装、有牌子,外包装和进口货不相上下的国货,其实她不用卖力吆喝,百货公司也愿意给位置的。

甚至有百货公司的采销部在收到郑斯南的进场资料后,直接找到这些品牌的销售部,打算和品牌方直接合作,弄个什么百货公司直采的模式,以打低价格、稳住收益。

这当然被品牌方拒绝了。

“吴总和我说的是,找我们环宇合作,一是看中我们的品牌通路。他们自己去谈进场,每一家都要从头去谈,效率低不说,成

功率肯定不会是百分百。”

方平对郑斯南说:

“另一个是看中我们对百货公司的影响力。现在谁提到环宇都知道我们只做最好的牌子,那么他们的牌子从我们手上过一遍,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好牌子,这样的品牌口碑是他们打广告都买不来的。”

“还是很有品牌意识的,难得。”郑斯南点头,觉得自己没有选错牌子。

国人总是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你的酒再香、吸引来的客户再多,人家不知道你是个啥,也没办法从一堆酒中把你挑出来。

所以必须得有自己的品牌,还必须把特点和品牌一起传播,消费者才会对你印象深刻。

“但郑总。”方平一脸忧虑地说:“既然百货公司有这个想法、也在这么做,那么直采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怕什么。”郑斯南一脸自信地说:“环宇选供应商、选产品的能力,他们还比不上。”

“劣币驱逐良币。”方平说。

“哪有那么容易的。”郑斯南摆了摆手,一点都不担心:“哪家百货公司的理货员有我们的销售代表专业?”

“不需要百货公司专业,品牌方就盯着我们的学,也能学去。”方平说:“陈列打堆和地推,着实没有太高的门槛。”

“学?”郑斯南笑说道:“是个问题。那这样,你手上的牌子在年节假做推广陈列,全部压到最后一天再做。”

“好。”方平点头:“就算他们第二天去学

,临时也弄不来POP和打堆的货。”

“品牌还讲究一个聚积效应。”郑斯南说:“我们做的牌子,能在同一时间同时进江城所有的百货公司,百店齐发,气势上先就上来了。”

“百货公司拿的牌子也就自己店里孤零零的一个柜,顾客的熟悉度不高、安全感就低,完全没有竞争力。方平,这点自信你还是要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