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贞观大闲人几个老婆 > 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晋爵(第2页)

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晋爵(第2页)

一应繁琐的君臣礼仪之后,李治和群臣这才说起了正事。

内官中书崔舍人出班,当着群臣的面徐徐展开一卷黄绢,开始宣念圣旨。

首先是大赦天下诏,大唐各州府监牢以及流放人犯,除谋反弑亲等十恶大罪以外,余者皆赦。

其次便是追封已逝功臣,秦琼,魏征等去世的老臣皆有追封爵位或谥号。

再次便是加恩,凌烟阁功臣从长孙无忌开始,全部皆有封赏,长孙无忌去司空,升太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升尚书省右仆射,晋河南郡公等。

一干老臣老将全部封赏完毕,大殿内突然安静了一下。

接着崔舍人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着,泾阳县公,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右散骑常侍,尚书省右丞李素,朕念其功苦,可加爵晋国公,实食邑一千五百户,赐田千亩,丝百匹。”

崔舍人念完,殿内一片寂静。

良久,轰的一声,人群里炸开了锅,议论声喧嚣而起。

每个人的神情各异,愤怒的,不满的,赞同的,还有事不关己的,众生各相不一。

从县公到国公,实实在在的连跳两级,更重要的是,爵封“晋国公”,“晋”地可是高祖和先皇起义兵反隋之地,可谓龙兴之地,将李素封为晋国公,可见圣恩何等隆厚。

长孙无忌脸色阴沉,站在朝班内一动不动,一双眼睛却看着李治,片刻后,他的脸上居然露出了笑容,并且朝李治徐徐颔首,似乎对李治的决定表示赞同。

李治也朝他笑,笑得很甜,君臣之间无声地碰撞着火花。

议论声中,李素昂然出班,朝李治行礼。

“臣,晋国公李素,谢陛下隆恩。”,!

p;李素心下奇怪,问道:“陛下还有事么?”

李治脸一红,掩饰般干笑几声,道:“罢了罢了,今日不提这事,以后再说,哈哈。”

李素愈发奇怪,你这一副被火车站拉客大妈寝取过的表情是肿么回事?屈辱中带着几分兴奋,贱得不行……

…………

…………

次日,削东阳公主名号的旨意终于传出了宫闱,长安尽知。

朝野一片哗然,惊讶过后,稍知内情的人顿时了然一笑。

为何削东阳公主名号,大家心里都有数,暗暗佩服李素有情有义的同时,也佩服李素出手解决此事的时机火候,正好卡在李世民甫逝,朝堂新旧交替之时,将来东阳嫁入李家至少已是三年孝期以后,那时朝野早已风平浪静,东阳也不再是世人眼中的公主,只是一个寻常的道姑,那时李素再将东阳迎娶进门,朝野几乎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当然,不少朝臣诸如褚遂良等看出了李素的用意,不忿之余纷纷上疏。公主是天家的一部分,代表至高皇权,不可无罪而除,更不可轻言嫁尚,尤其是那种自己家里本就有一位正室夫人的渣男……

上疏劝谏的人不少,李治却留中不发,不给任何态度。

过了几日,大家便看出了李治的心思。

无论从君臣交情,还是李素与东阳这些年半遮半掩的情韵之事来说,这次东阳被除公主名号已然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更多的人甚至隐隐等待着这个结果,换个角度来说,本是一段千古佳话,旁人何必做那焚琴煮鹤的恶事?

朝臣议论了几天后,渐渐偃旗息鼓,褚遂良等老臣也不吱声了,算是默认了对李素和东阳的成全。

太平村,东阳道观内。

乍闻圣旨,东阳呆怔许久,然后神情平静地跪在老君像前,诵了整整一日的心经,夜半无人时分,道观正殿传来东阳释然而又哀恸的哭声,声若娇莺初啼,闻之令人莫名心酸,仿佛哭尽半生悲苦。

第二日,道观闭门谢客,东阳为父皇守孝三年。

长安城的议论渐渐平息,第三日,太极宫大朝会,长安城四品以上朝臣皆至。

一大早宫门前人山人海,千余人穿着正式的朝服梁冠,静静地等在宫门外。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站在最前,奇怪的是,二位老臣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李素来到宫门前,本想上前与长孙无忌等人行礼招呼,见长孙无忌一副刚丢了钱的不爽模样,李素脚步顿止,转身便混进了武将的圈子里。

程咬金正在众老将面前吹嘘当年的功绩,正吹得唾沫横飞,见李素凑过来,立马止了话头,一把将李素拎过来立正。

“小娃子果然不是凡人,大病一场差点将长安城折腾得鸡飞狗跳,如今大病刚愈,马上便有了一场大富贵,老夫当年多烧你一炉香算是烧对了,哈哈。”程咬金得意地大笑。

李素被程咬金拎在手里晃得七晕八素,满头雾水问道:“程伯伯何出此言?小子不明白……”

程咬金嘿嘿怪笑,旁边一众武将也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