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老爷子? > 第 56 章(第1页)

第 56 章(第1页)

大宁朝的天使团队,非以宫内,或者说皇帝身边信重的太监为首,而是由礼部、吏部为首,各出一位宣旨官员任正副宾,带上盖有御印、文殊阁内廷印、礼部尚书印、吏部尚书印,以及由官衣局出具的相应品秩的均码官服,和赏赐,并一队皇家御龙卫组成。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配制,规格会根据官品进行调整,比如官衣局的均码官服,是为了压制朝上勋贵官员之间的攀比之风设置的,就甭管你家里多富贵有钱,晋了官身,就都得统一穿着,由官衣局用统一布料制作而成的官衣,包括上面的所有配饰,都不得用更贵重的东西来李代桃僵,但凡查到,就要你好看。

至于配发的官服合不合身,那就得根据你自己的身型找人去改,全一并多配三尺布令以增改,额外获荣恩的,会在宣旨时,多带一名官衣局的绣娘来,可以令其当场量身修订。

但一般三品以下的官员晋升,朝廷都不会外派天使团队来特意宣旨,只会由文殊阁盖发的升品令,经由吏部发出去,官衣局那边会随后将为其配制的官服打包,随驿站快马发走。

所有的敲锣打鼓,昭告乡邻,你要办你自己办,朝廷不会给你办,但要办,也得遵循规制办,越了奢靡浪费的底线,那这官也就别干了。

是以,大宁朝的官们,都很低调。

可低调也有低调的好处,这好处也是过了十几二十年才显出来的,民间百姓,惧官威者渐轻,没了这种无孔不入的尊卑摄入,减了宣扬官威的震慑场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官就是人,普通人,没有神化成谁谁谁的代表,凭添一层不可亲近之色,让有冤的有胆诉,让有罪的只管告,说话都在堂上有了声量,而非早年杀威棒下无声悲控者。

太上皇无法改变封建王朝的尊卑统治,只要有世家勋贵们的存在,这种等级观念就会一直存在,他凭一己之力,能做到的,只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淫,从小处往大了影响,好在一二十年后,效果也还行,至少百姓的声音能通过地方往中央渗了。

当今也深恨世家勋贵掣肘,可他比太上皇更为不自由的是,他自己本身就出自勋贵之家,在被压制的世家勋贵们眼里,他就是一个矛盾体,偶尔做些事情,就会被有心人按上既要又要的抨击,两方多年在朝堂上的拉据,让当今过的相当憋

屈,同时也特别能理解,当年太上皇杀翻一群人的心理。

若有可能,他也想血洗朝上那些东西,特别是看到被他提拔晋升上来的寒门官员,被排挤的没处站的时候,就更有种要砍人的冲动。

晋江州滙渠举子崔闾为江州府台令的旨一下去,朝堂里立刻掀起了一阵风。

什么风?

嘲肆风!

嘲讽肆意讨论评判。

当今便在这样的压力下,给崔闾的封官旨,配了基本规制的团队后,又额外添了户部郎官一人,官衣局制服协领一人,内廷学士一人,以及他身边的内侍监一名,并除御龙卫外的御门卫千卫带队。

规格震动朝野,从出京开始,各家各门各派里的人,跟蜂巢出窝一般,纷纷往江州派人,打听这个滙渠举子崔闾是何方神圣,从哪冒出来的,又干了什么才会受到这般圣宠。

四品的府台而已,封三品官,就是封一品也绰绰有余了,如此天使团队,直令各方侧目。

就是毕衡他们一众守在江州的亲皇党,也被这阵仗吓懵了,直到天使团都过了江,进了江州衙署,那脑瓜子都还嗡嗡响的没能回神。

当今这个……这个抬举人的方式,到底存着什么想头,或者目地?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户部那跟来的郎官,带着御门卫千卫,直接将漕运码头包了起来,并埋了脑袋一头扎进去,跟他们数银子时一毛一样的,连蹲了三天三夜,结了一本厚厚的奏本,八百里加急的送上了御案。

所有金银珠宝古董字玩,全部汇总之后,当今得到了近一亿银的内库填充。

是内库,皇帝私库,不是国库,不是各方派系能找各种名目“借、划”的国库银。

文殊阁众阁臣表示异意,六部尚书也表示抗议,当今斜眼也不与他们争执,将手中属于江州的奏本甩他们面前,指着上面清点收缴的海盐数,大方表示,这数万万斤海盐,就是国库银,变现之后他一分不取,并且今年的官俸和下发的福利银,都从这变现的海盐款上取。

现款全握在了当今手里,那被各世家大族握在手里的盐引,此时就成了涨跌幅最大的流通货币,皇帝要用江州海盐来冲击内地盐引市场,就得逼着他们自己内部调整,想要银钱流通,就必须对进来的海盐

妥协,再别以垄断的盐引市场,来控制压榨百姓,同时来左右朝堂诸事。

他的内库有了钱,就像太上皇说的那样,再不用向任何势力妥协,然后东挪西凑的为民谋事,他有自己人,自己又有钱,能直接绕开那些老狐狸,并且让他们沾不到一丝油水。

他就是要馋死他们。

至于崔闾的背景,仅管他用了滙渠二字,可当今明白,他的世家备书瞒不过京里人,可那又怎么样呢?滙渠正在进行土改,包括整个江州,也将进入土改阶段,有崔闾在滙渠进行的一系列改制举措,那些世家勋贵就再不会将他吸纳为自己人。

当今这般大肆派出天使团队,就旨在向天下宣告,铁板一块的世家勋贵里,有人响应了他和太上皇的治国新策,而这个人,与京中清河崔氏乃一脉相承的世家掌权人。

京中清河崔氏,当今眼眸沉沉的看着御案上书写的几个大字,从宣崔元圭入宫询问时起,他就定了一条分裂京中世家的决策,而清河崔氏是整个世家体系内前端代表。

哼,他倒要看看,平时以他马首是瞻的一群人,这会子将是个什么调调!

崔元圭什么调调?

他这会儿直是身陷水深火热里,但有人质疑崔闾与其家族的联系,都恨不能搬出族谱来,叫所有人都看看他们百年前分宗的细则。

崔闾当初的隔山打牛之计,终于在这一刻奏了效,通过来宣旨的天使团队,他第一时间就看懂了当今的心思,一如他当时心里的预期那般,当今确实将他立成了天下世家的靶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