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原名叫什么名字 > 第129章(第2页)

第129章(第2页)

说罢,方旋便带着几人离开,独留柳师爷一个光杆司令。

柳师爷无奈摇头。

东家的话这土匪头子怕是一句也没听进去,要让这种烈犬驯服,不使点手段不行,孟时既然请他来做事,他自然要替孟时摆平这些问题。

想他在各种官员手下做过门客,刺头没见过成千也有上百,只要他别再去东家面前闹,总有法子给他磨平了。

柳师爷想了想,遂去了谷仓找陆怀中。

柳师爷离开,屋子后的空地上,吴王收回兴致勃勃的视线。

他今天也准时来了顾迟秋的认字班,不过他没有好生听课,而是将凳子搬到了可以看到前院的角度,慢悠悠欣赏前头那些土匪们带来的好戏。

顾迟秋的娘子可真是大手笔,因手上缺人,连土匪都敢往商行里招。

她刚才那番话就像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只怕那领头的还没有发现他手底下的兄弟们已经纷纷有了小算盘。而那位柳师爷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这一点,刚才离开时的样子不似惊慌,倒好像有了妙计。

吴王暗叹一声,想不到这农家小院里也能看到这般精彩的对垒,只可惜自己不日就要离开,看不到后续了。

他将凳子拉回去,坐到了认字班学员的最后一排。

他仰头认真看向讲台上一丝不苟教授着简单文字的顾迟秋。

这些日子以来,他几乎日日来顾家小院,有时听课,有时蹭饭,有时拉着空闲的顾迟秋手谈一局,跟顾迟秋、孟娘子还有他们的两个小徒弟都混熟了。

除了认字班,他也见过顾迟秋调-教他那两名小徒弟的样子,那可没有现在温和,而他教授的东西,说出来的话,也非一个乡野秀才能有的见识。

有时他会想,如果顾迟秋真是他皇兄的孩子,也未曾流落在外,他自小接受宫中太傅教导,现在会是何种气度?

那绝不是他另外几个侄子能相比较的。

认字班结束,今天孟时去了裕家,顾迟秋不需要送饭,吴王便迫不及待地拉着他下棋。

棋局至半,吴王突然道:“还有月余就是秋闱,顾郎可会应试?”

顾迟秋似是没有料到这个话题,落子的手不自觉停顿片刻,而后将吴王的一片黑子围死,淡然道:“尚未想好。”

他修长的手捡起棋盘上被围死的黑子,一颗颗放回罐内,双目看着棋盘,似在思索。

“未想好,那便是想过了。”吴王道,“你之才学,不科举可惜了。”

顾迟秋浅笑:“子非我,安能知?”

“我输了。”吴王把手中的黑子扔回罐中,将袖中的玉佩放在了棋盘上,“待到春闱之时,来吴王府找我。”

言罢,他不再多说,向顾迟秋摇摇手,大步走了。那枚玉佩静静躺在棋盘上,佩上男女隔着银河相望,而它周围黑白相合,重重将他们围在了中间。

顾迟秋很久才回过神,拿起棋盘上失而复得的玉佩。

“咦?你怎么把它找出来了?”庄氏路过,眼尖看到顾迟秋手里的玉佩,询问道,“怎么了?”

顾迟秋又是一愣,才想起当初他给孟时典当玉佩的时候没有告诉庄氏,庄氏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起家的本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一直当是孟时给果子店老板跑生意攒的。

顾迟秋自然也不会说破,淡淡道:“有些心事,拿出来瞧一瞧罢了。”

“怎么了?”庄氏坐到他对面,隔着残局关切地看向他。

顾迟秋静默片刻道:“娘,如果我想去找生父生母,您会生气吗?”

庄氏一点也不惊讶,她将棋子一粒粒捡起,分别放回罐子,目光却好像透过棋盘看向了远处:“小时候你就是一个能沉得下心的孩子,四岁学下棋,人家孩子连半个时辰都坐不住,你却能拿着谱一看就是一下午,我骂你都不肯去午睡。你爹早逝,连个媳妇都没给你说上,后来让你娶孟四娘,我心里是很难受的。不想你比娘亲沉得住气,跟孟四娘竟也走到了今天。她是个好孩子,对你好,对家里也好,但娘总会想,如果你不是养在我家,而是养在你生身父母的家里,会不会有个更好的媳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