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人生1984听书 > 第28章 踏破铁鞋(第2页)

第28章 踏破铁鞋(第2页)

李云海乘坐公交车,来到繁华的城区,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整洁的招待所住宿。

“同志,请问有没有床位?”李云海询问服务台。

“五人间还有空床。”服务台的妇女看了他一眼,说道,“五块钱一个床位,你要不要?”

这物价,贵得离谱!不愧是花城啊!

李云海嫌贵,问有没有20人的超大间?

服务台说有是有空床,不过呢,20人的超大间,是上下铺,不管你睡上铺还是下铺,别人翻个身都能吵到你,20个人,每人打个呼噜,你一个晚上就别想睡好觉。而且价格并不便宜,也要3块钱一个晚上,你还不如多花两块钱住五人间,反正回去可以找单位报销。

李云海想到澡堂子里过夜的那种恐怖感觉,咬了咬牙,要了个五人间的床位。

他掏出介绍信,又拿出五块钱付了房费。

前台登记了信息,带着李云海上楼。

这是一个五人间,里面有五间独立的小床,被褥什么的看起来十分干净整洁。

房里面已经住了两个人,一个中年男人,一个青年男子。

李云海一进来,中年男人便笑眯眯的和他打了声招呼:“小同志,你年轻有为啊!这么年轻,就能代表单位出差!”

青年男子本来是侧着身在看书的,闻言也转过身来,看了李云海一眼。

李云海微微一笑。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尚未实行公民身份证制度,机关和企业的干部职工到外地出差,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才能在旅店或招待所住宿。这时候的旅社不准私人经营,服务行业全都是国营买卖,想住宿就必须得有单位介绍信。

出差算得上美差,拿着公家的钱,坐车、闲逛、住宿、游玩,一般来说轮不到刚入职的年轻人。

这个中年男人走南闯北,见识多了,根据经验推测出来,李云海这么年轻就能出差,可见他在单位很受领导器重,于是很刻意的和李云海攀谈,问他是哪里人氏,在哪个单位工作,担任什么样的职务?

李云海说自己还有事,回来再聊,他把皮包塞在被子底下就出了门。

皮包本身被划烂了,里面只有一本书和一套换洗的衣物,并无贵重物品,何况这是国营招待所,每个住宿的人都办理了登记手续,倒也不怕有人偷盗。

李云海下了楼。

服务台的妇女见他要出门,好心提醒道:“小兄弟,你出门在外,晚上小心一点啊!要是碰见查暂住证的,你拿单位介绍信给他们看,就说是出差的,住在我们招待所就行了。”

李云海明白人家是一片好心,这年头查暂住证,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办一个暂住证,要花一个月的工资,一般出来打工的人都舍不得办理。

<divclass="tentadv">有一段时间,沿海城市查暂住证特别严厉,抓到后要么交钱办证,要么让工作单位来领人。三无人员的话,则遣返原籍,严重的还要拘留几天甚至送去劳役场所。

他站住脚,跟妇女说了一声谢谢,又问她:“大姐,请问哪里有夜市逛?”

这一声大姐,把妇女喊得容光焕发,热情的走出柜台来,站在门口,指着外面的马路,笑着说道:“你住对地方了,我们旅社离夜市最近了。从这边街道左拐,走三百多米,再右拐,就是本市最大的灯光夜市。”

李云海再次道了谢,出门前往灯光夜市。

花城的灯光夜市,真个是亮如白昼,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条白日里安安静静的街道,到了夜晚就展露出热闹喧嚣的另一面。上千家摊档一字排开,每家档口上方都悬挂着明晃晃的灯管。上千条灯管组成一条明亮的光河,在墨色的夜空下分外璀璨夺目。

在这灯火辉煌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摩肩接踵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流动的光影,组成一幅改革开放的生动画卷。

市场里的经营人员主要有三类:上山下乡的返城知青,国营、集体企业的精简人员,劳改释放人员。这些人生活无着,需要妥善安置。花城便划了一些街道,举办夜市,统一管理个体摊档,同时解决待业青年的生计问题。

由于毗邻港澳,摊主们对时尚的触觉十分敏锐,国内外的新款时装总是很快就能在夜市上出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花城的灯光夜市成为展示最新时尚潮流的窗口。到这里逛夜市的人,每晚有数万人。除了夜生活还不丰富的本市居民,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商,还有不少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李云海好不容易来一趟花城,当然要带一些东西回去。

他看中了一条连衣裙,是西州不曾有过的时新款式,一问价格,要价25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