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佳人在侧黄强秋菊最火的一句 > 第150章 生手(第1页)

第150章 生手(第1页)

公孙佳穿过含义不同的种种目光,跟着宣旨的宦官进入了偏殿。

她知道,这事儿成了一大半儿,剩下的就看她如何在皇帝面前应对了。

皇帝对着一幅巨大的地图深思,双手背在手里,手里握着一枝细竹,竹枝淡黄像是经常抚摸,表面泛起一层柔光。公孙佳在他身后站定,没来由有些激动。

皇帝慢慢转过身来,说:“过来看看。”

公孙佳事先有所准备,照她爹部将的说法,这一场剿平匪类场面不算大,搁公孙昂刚刚发迹的时候兴许算个事儿,现在对公孙家来说并不难。公孙佳以自己的眼光来看,他们提供的办法也没有什么毛病。

站到皇帝身边,皇帝问她:“你打算如何进剿?”

公孙佳也就把这些部将说的步骤给讲了出来,她这也是拿皇帝来验证一下这些家将们的本事有没有忘,相较家将,她更信任皇帝。

皇帝听她指出了几处要地、前后的次序,

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中规中矩,毫无特色。你爹带出来的这些人,没有进益。”

公孙佳道:“只要没退步我就放心了。中规中矩挺好的,规矩,就是稳,这一回出去不定旁的什么地方会出意外,战事就一定要稳。”

皇帝轻笑一声,轻轻摇头,似是欣慰。公孙佳道:“不是吗?比的就是谁不出错。”

皇帝抬起手,看到公孙佳的模样怔了一下,在半空顿了一顿,才放轻了一点力道拍在她的肩膀上。又问:“要多少兵马?”

公孙佳道:“兵马只要不是太多或者太少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样的兵马。臣父的旧部,百战之余却大半在备边,调这些人不大现实。但凡能有一二千这样的人马,足矣。余下的臣全要年轻人,再将臣的家将部曲扩一扩,跟亲戚家借一点,也就差不多了。”

“哦?”

“害!有经验的我也使不动呀。”

皇帝道:“唔,看来你是懂了些门道。请教过你外公了?”

公孙佳摇摇头:“臣想等凯旋归来再告诉他。只要跟外婆说好了,应该能瞒得住。”

皇帝的手按在她的肩上,稍稍用力,说:“去跟他讲一讲吧。”

“呃?”

“去。”

“是。”

“你要的兵马,我知道了,会给你安排好的。”

“那……辎重粮草呢?天气寒冷……”

“会安排的,去见你外公吧。”

“臣告退。”

~~~~~~~~~~~~~~~

公孙佳出了皇宫就先奔钟王府去了。

她已经猜到了皇帝的想法——皇帝怕钟祥熬不到她回来。如今已不是她能不能拖着小身板活着回来,而是钟祥能不能熬过一个冬天了。钟祥的年龄、病情摆在那里。这几年说是休养,其实几件大事一件也没忘了他,他的子孙也都还没有立起来,操心一点也不少。一个那样的老人,能拖多久谁都说不好。

皇帝这是安慰表弟——瞧,你的后人我都会给机会。万一钟祥死了,也不至于走的时候有太多的牵挂,总能安一安心。

公孙佳打确定要争取剿匪的机会,已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皇帝点头之后,接下来想要将此事做成,她就需要马上开始协调己方内部势力的工作了。首先必然是自己家,家将、幕僚等等,这件事公孙家才是核心,必须上下一心支持她,这个昨天她先做到了。

接下来她要争取的就是亲友,鉴于亲友们的身份地位,争取完了亲友,也就等于争取到了必要的朝廷上几方势力的资源,加上皇帝的意愿,最后再与分派给她的几个重要的朝廷指派到她麾下的武将沟通,这先期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亲友里几个方面:一、钟氏,二、赵氏,三、贺州老乡,四、容氏、李氏等。

反对的人应该也会有,但是只要这几条她做到了,再有意见也得等到她出了纰漏才能发难。现在有意见要么憋着,要么也就嗡嗡两声,这些都不重要。

因为皇帝的态度很明显。他就是要让公孙佳出这个风头,甭管这事儿看起来有多么的不合理。许多人背地里议论,皇帝这样未必不够厚道。让公孙佳袭爵可以说是照顾她们家,让她出征就过份了。朝廷又不是没有男人了!畏于皇帝的权威,他们不敢放声说而已。公孙佳的眼光极准,开国皇帝的权威,不是寻常帝王可比的。尤其是在军国大事上面。什么奢侈、纵容公主、县主们胡闹,御史随便参,军国大事,他拿定了主意,所有人都得闭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