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诸侯争霸的根源是什么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改头换面(第2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改头换面(第2页)

好能够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六个国家,以及其他被秦国所灭掉的各个小诸侯国势力政权当中,逃出去的那些余孽们所用。

可以说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六个国家,以及其他被秦国所灭掉的各个小诸侯国政权势力当中,逃出去的那些余孽们。

正是通过了这种欺上瞒下和巧立名目的手段,才能够在刚刚灭国之后的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面。

就又重新拉起来了一支可以起兵造反的军队,同时也成功地在秦国的民间,制造出来了普遍性的反秦情绪。

而秦朝的法律虽然以严苛至极而著称,但是秦朝末年时期的那些人,在犯法之后逍遥法外的却也不在少数。

就比如说之前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张耳,也就是汉高祖刘邦,曾经在他那里做过一段时间门客的那个张耳。

在秦始皇嬴政悬赏千金,满天下地捉拿这个张耳的时候,张耳就通过了更名改姓的方式,逃到了当时的陈县地区。

并且还谋求到了一个里监门的职务,也就是看门的小吏,虽然这个官职确实是低了那么一点,连汉高祖刘邦的泗水亭长都远远不如。

属于汉高祖刘邦的亭长职位,下面所管辖的那些里长们,手底下的一个属吏,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基层小吏。

看起来似乎是很不符合张耳这么一个,日后会被汉高祖刘邦,给封为赵王的大人物身份。

但是可千万别忘了,这个张耳可是秦国的最高领袖秦始皇嬴政,所亲自下令重金悬赏通缉的要犯啊。

结果这个张耳居然在秦始皇嬴政的通缉悬赏之下,摇身一变的就轻而易举的成为了秦国官吏体系内的一名小官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那就基本上相当于是一个后世之中的国家a级通缉犯,甚至还是被国家的高层,给重点关注了的那种罪犯。

可是在国家公安机关的悬赏通缉和追捕中,那名国家a级通缉犯,不光是没有东躲西藏的惶惶不可终日,反而还大摇大摆地混入到了国家体制内,成为了一名国家基层干部了。

这是何等的讽刺啊,就算是秦代没有照相机和录影机,来拍摄出清晰的逃犯图像,但也总能通过画像来通缉张耳吧。

而且张耳这种大人物的名声,都已经能够传入到秦始皇嬴政的耳朵里面,受到秦始皇嬴政的特别关注了。

那么以秦国朝廷的能力,想要弄到一份靠谱一点的张耳画像,想来应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吧?

更何况秦朝还是一个以户籍制度完善而闻名的朝代,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户籍制度完善的秦朝,却抓不住那些改名换姓了的逃犯们。

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呢?可是既然秦国的户籍制度上,并没有出现问题。

甚至还很优秀,那么唯一有可能出现了问题的地方,应该也就是那些负责执行审查这些秦国户籍制度的人了,也就是那些所谓的秦国各地的基层官吏们。

这些人和张耳等秦国的通缉要犯们,内外勾结沆瀣一气,才成功地助长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六个国家。

以及其他被秦国所灭掉的各个小诸侯国势力政权中,逃出去的那些余孽们的嚣张反抗气焰,让这些人完全不用畏惧被秦国通缉。

就算是一不小心失手被抓了,也可以通过自己人的帮助,成功的转危为安,比如说项梁就是屡次犯禁,而又都顺利的脱身了。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秦始皇嬴政给直接悬赏通缉了,还成为了一种可以变相帮助他们扬名的手段。

同时像张耳他们这种已经成功地混入到了秦国官僚体系之内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他们这六个国家,以及其他被秦国所灭掉的各个小诸侯国势力政权当中,成为了秦国官吏的那些余孽们。

又能够重新成为日后庇护其他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他们这六个国家,以及其他被秦国所灭掉的各个小诸侯国势力政权中,逃出去的那些余孽们的新保护伞。

也算是形成了一条新的保护链条了,而其他和张耳有类似经历的秦末时期的历史人物还有陈馀。

陈馀其实也和张耳一样,都受到了秦始皇嬴政的悬赏通缉,只不过张耳的赏金是一千金,而陈馀的赏金是五百金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