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强制执行人子女能上大学吗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邵杰打断她:“秦姗是双胞胎?”袁绮把会谈笔录递过他,一面道:“对的,秦姗的妹妹叫秦洁,患有抑郁症,严重到放弃学业,无法工作。她们在幼年随双亲回到上海,没多久张淑芬和丈夫离婚,她的丈夫带着秦姗出国。”

邵杰看着笔录问:“她们为啥离婚?”袁绮想倒是忘记问了,便猜测道:“当时上海出国淘金是最热的时候,她们借住在娘家六十平的小房子里,和母亲兄弟姊妹挤在一起,又无法落户,没工作,没经济收入,生活可想而知的难过,若是可以出国务工,也是一条路子。”

邵杰不同意:“这是你的想法,真要出国务工,何必要离婚,还带个女儿一道去?”

袁绮的面颊透红,以为自己够仔细了,还是有所纰漏。

邵杰翻完笔录道:“你和张根发约个时间,我们再上门一趟,还有些疑点要问问清楚。”

袁绮连忙打电话联系,很快接通了,张根发听明意思倒很爽快,约好明早十点钟在家里见面。

李元递过来一套卷宗,说道:“一桩强占他人房屋居住案子,房主起诉法院胜诉,现在要求强制执行。”

袁绮接过翻看一遍,在系统里核对信息,时间便在工作中流淌,待再抬起头来,已至下班时,她这才问邵杰:“那三条风鱼,我把钱给你吧!”

“不用。”邵杰简短道:“送你!”拿起手机边听边往外走,办公室信号不好,以前都到窗户跟前去接,此时估计也受不住那味儿,

她抿起嘴不禁笑了。

去张根发的家

袁绮很早就醒了,清晨的寒凉把面颊洇的像覆了一层薄冰,愈发懒得伸出胳臂去擎灯的开关,房间因此是暗的,蓝丝绒垂地窗帘没阖紧,一缝鱼肚白新鲜潮湿的漏进来,她怔怔盯着万千尘埃在光影里蠕动,等待楼下早锻炼的音乐响起,那也是她起床的号角。

手机屏陡然一亮,有短消息,是邵杰发来的:【我在你楼下了!】

袁绮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几点了?八点二十分!她和邵杰约好去张根发家,顿时瞬间清醒,一个“鲤鱼打挺”翻起身,匆忙忙穿戴,跑去一撩帘子,原来是雨雾模糊了时间。

走出房,姆妈的房门关着,她刷牙洗脸梳头,凑近镜前涂了护唇膏,正在换鞋时,袁父提着早点到了家门口。

“今天怎么回来晚了?”袁绮问,接过父亲手里还在滴水的雨伞。

“旁边楼有个小姑娘自杀,警车来了,我看了会儿闹忙。早饭不吃啦?”袁父看着她跑下楼,拔高嗓门:“买的小杨生煎馒头,还热呼呼。”

楼梯间还余回声,袁绮已经跑下楼,推开铁门,就见邵杰站在不远处,打着雨伞看手机,听到动静抬眼望来,把手机塞进裤袋里。

“走吧!”他把伞罩在袁绮头上,直到她也把伞撑开。

一辆警车还有救护车停靠路边,几位阿姨爷叔站在旁嘀咕,她道:“听说是个女孩子自杀了。”

“嗯,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听他语气淡淡的,袁琦以为是等久不耐烦的缘故,解释道

“一般楼下早锻炼的阿姨们七点钟响音乐,我就起来。哪晓得今天会落雨,音乐没响,我就一记睡过头了。下趟还是手机设闹钟最保险,你等很久了吧,又下着雨”邵杰人高腿长走的快,她紧跟着,风吃进嘴里,气喘吁吁的。

出了小区,邵杰忽然脚步慢下来,看着她问:“早饭吃了没?”袁绮怔了怔,下意识的摇头:“还没来得及”

旁边有家巴比馒头店,他径自走过去,一面问:“你吃什么?”袁绮“哦”了一声,抬头望向招牌,本能地说:“蜜枣粽子。”

邵杰朝店家道:“两个肉包,两袋豆浆,一个蜜枣粽子剥好。”又问袁绮:“茶叶蛋要哇?”

袁绮“哦”一声还未答话,邵杰已经补充道:“两只茶叶蛋。”手机扫了二维码。

袁绮道:“我把钱给你。”

“不用。”邵杰摇头,就几块钱的事。

袁绮也没再坚持,公交车靠站,马路上的人开始奔跑,雨伞一朵朵在骚动,他俩人最先上了公交车,原本没座的,有一对上班的情侣困的迷迷糊糊,忽然不约而同的睁开眼,到站了,匆忙站起往中门冲,引得唉哟惊叫不断,他俩坐下开始吃早饭。满车厢虽然拥挤却很安静,从前上海的阿姨爷叔还会在这个时段来轧轧闹忙,后来新闻里争论过数次早高峰是否要给老年人让座,就几乎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年轻人不爱说话,神情都沉沉的,因而车厢里很安静,安静的让袁绮能听见自己吃粽子的咀嚼声,喝豆浆嘬吸管声,鸡蛋充盈牙齿缝声,感觉挺不雅的,她轻声道:“这鸡蛋没入味儿,像白煮的。”果然只要说话,什么尴尬都没有了。

邵杰道:“现在在家吃早饭的少,都往包子铺去买,鸡蛋煮不过来。你那粽子好吃吗?”

袁绮道:“不好吃,也不难吃,蜜枣只有一颗。”邵杰不由笑道:“那就是不好吃。我这肉包子还可以,要么给你一个?”

袁绮忙摇头:“吃不下了。”

邵杰开玩笑:“吃不下?能吃下一个大号的粢饭团和一袋豆浆的,这都是小儿科。”

袁绮立刻回悟过来,面颊蓦得发烫,邵杰依旧笑道:“我眼力很好的,过目不忘。”

旁听的众人无聊又竖耳听着,面色也有些松动,原来两个穿制服的法官说起话来也无非吃喝拉撒事儿,皆是人间烟火气。

到站下车后,他们来到福高里,这里是弄堂房子,一条街道车水马龙,两边皆服装店和饭店,响应市政号召装修成复古欧式建筑的门面,因是市中心,可以看出下了重心思的。找了半天,张根发给的门牌号码前后都寻到,就唯独缺他给的,问过个修车补胎的摊子,才晓得要找的弄堂就在眼前,不过是被个卖“熏拉丝”的老太太堵住了门口。老太太穿着整洁,前额梳得光光的,灰白发拢在脑后挽成圆髻,面前一个高凳,凳上摆一个白面红花搪瓷面盆,用棉布严实覆着,看他俩望过来,穿着制服,挺像城管的,面面相觑会儿,老太太又怯又勇道:“我这熏拉丝自己做的,干净卫生,味道正宗,不信,那尝尝看。”把棉布半掀开,还冒热气儿,浓烈烟熏的香味扑鼻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