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成大唐李恪为主角 > 第39章 大兴善寺(第1页)

第39章 大兴善寺(第1页)

李恪刚跑出来不久,便在不远处的石桥上,看到了长孙娉婷与小丫鬟袭香四处张望的身影。“哈哈”原本还有些恼怒的李恪,在见到这一幕后,顿时喜笑颜开。一嘴白皙的牙齿,闪着耀眼的光。“嗨!娉婷早上好啊!袭香你也早!”李恪一边挥舞着手,一边朝着长孙娉婷打着招呼。其实,刚才李恪之所以会恼羞成怒,其根本原因,还真的是被杜如晦给说中了。因为前两天,小丫鬟袭香去“醉仙楼”给李恪捎了一封信,长孙娉婷约他一起去大兴善寺上香。李恪担心再留下去会被看出破绽,这才灰溜溜的离开“小姐,你看,李公子又朝着我们说些听不大懂的话。”“不就是朝我们打招呼嘛?这有什么听不懂的啊?”说着,小轻轻的敲了一下袭香的小脑袋,对着她说道。“还有,以后除非有很多人在的地方,叫他李公子。否则就要称呼他为蜀王殿下。”小丫鬟袭香,这是肯定不知道什么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一对处于恋爱期的恋人眼里挑毛病,不是找虐嘛?小丫鬟袭香觉得自己很受伤,自己虽然是个丫鬟,但是小姐一直待她如姐妹一般。以往的时候,小姐对自己是最好的。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会给自己带一份。可自从小姐认识了李公子,不对,是蜀王殿下,自己感觉自己都快失宠了。“三郎,这里!”长孙娉婷踮起脚尖,努力的朝着李恪挥舞着雪白的小手。看到自家小姐在看到李恪时,露出来的笑容,小丫鬟袭香觉得,自己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于是,她对着长孙娉婷说道。“小姐,蜀王殿下他对你隐瞒身份,你怎么不生气啊?以前你不是最恨人对你撒谎吗?”“那有什么,我不也没有告诉他真实身份吗?”“这样,就当我们扯平了。”说着,也不理会目瞪口呆的袭香,朝着走上桥的李恪迎了上去。“娉婷,不好意思,我来迟了,等好久了吧?”“没有,我也刚到。”然后两人似若无人,在丫鬟袭香充满怨气的目光下,朝着大兴善寺走去。大兴善寺,为"佛教八宗"中的"密宗"祖庭,是隋唐时期的皇室寺庙,也是帝都长安的三大译经场所之一,位于西安市城南,坐落在长安城的东静善坊。只不过说是皇家寺院,但其实也对外开放。长安城的贵族豪门,都以来此寺院祈福为荣。“娉婷,我空着手去没有关系吧?”“没事,我都让袭香准备好了!”听到这句话,李恪下意识看了一眼,闷闷不乐走在身后的袭香。“可是袭香手上也没有拿东西啊?”长孙娉婷听到这句话,掩嘴笑了起来。“三郎,兴善寺离着西市这边可不近,你不会要我和你一起走过去吧?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去。”“额这”李恪一时语塞,顿时觉得自己确实考虑不周,他连忙补救着道。“要不,娉婷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叫辆马车?”“咯咯咯"长孙娉婷发出一阵百灵鸟般的笑声,冲着李恪娇笑道。“三郎,你诗写的这么好?这时怎么脑袋就转不过弯来,我不是都说了嘛,都已经让袭香准备好了,车子就停在呐!”长孙娉婷伸手一指,一辆白马拉着的马车,正安静的停在三十来丈开外的一条街道上。“哦原来你准备好马车了。”李恪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长孙娉婷说道。“嗯嗯,走吧!”对于坐马车,李恪来到这个世界后,也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到马车前,李恪自然而然的牵着长孙娉婷软若无骨的柔夷,让她率先登车。就在他准备上车的时候,瞥了一眼一旁无精打采的丫鬟袭香,对着她微微一笑,招了招手。“袭香,快点,上车,要出发了。”李恪这个时候,自然还不知道,小丫鬟还在心里偷偷埋怨李恪分走了长孙娉婷对她的关爱。打定主意要贿赂好长孙娉婷身边所有人的李恪,一如既往的和小丫鬟打着招呼。袭香到底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丫鬟,见到李恪这个皇族皇子,竟然让自己这个下人,先上马车,立刻被感动的无以复加。小跑着回应道:“来了来了。”而坐在马车上的长孙娉婷,看着谦逊有礼的李恪,一双明亮的眼睛,笑成了月牙。有种所托既良人,我心情意长的满足感。等到李恪坐上马车,这才发现车内布满了繁复的金色装饰,即使在白天也熠熠生辉,彰显着它的高贵与庄重。车内的光线明亮,充满了温馨的气息。李恪坐在长孙娉婷的对面,马车虽大,但除了上一次李恪帮助被风沙迷眼的长孙娉婷,两人还是第一次靠的这么近。,!所以,长孙娉婷有些不好意思看着李恪,她眼神时不时的瞥向马车之外。李恪身为现代人,眼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打开话题说道。“娉婷,你怎么想到今天去兴善寺祈福啊?过几日不就是元宵佳节了嘛,怎么不那时候去啊?”听到李恪的这句话后,长孙娉婷抬头疑惑的看向李恪。李恪见状,问道:“怎么了?”长孙娉婷见李恪不似作伪,便开口说道:“往年的时候,我与阿娘都是在初一或者元宵节的那一天,前去为一家祈福安康的。”“不过,自从陛下登基后开始,朝廷在元宵节那天晚上举行“流觞诗会”,邀请长安的年轻俊杰,以及我们这些臣僚女眷参加诗会。怎么?三郎没有收到邀请吗?”说到这里,她一脸的不可思议。因为依照之前长孙娉婷与李恪相见时,三郎所作的一首诗来看,其水准绝对是高超的,不可能没有受邀。今天,这是李恪第二次听到“流觞诗会”,没有想到,这个诗会的影响力这么大。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仿照东晋“兰亭之会”的形式,举办的诗会。当时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军政高官谢安,孙绰,四十一位名家。在一座假山流水旁,将一只盛满美酒的酒杯放入曲水上游,任其随波逐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并临流作诗,在宴会上每个人都要吟诗作赋,王羲之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着名的《兰亭集序》。而"流觞诗会"中的"流觞"两字,明显就是取自于《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这个反倒不意外,传闻李世民最:()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