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成大唐李恪为主角 > 第52章 可惜了欣赏不到蜀王殿下的大作(第1页)

第52章 可惜了欣赏不到蜀王殿下的大作(第1页)

唐代诗词的发展阶段,起始于高祖武德元年,武后长安四年。鼎盛时期为中宗天龙元年、代宗大历五年。中期为代宗大历元年。晚期为文宗太和末,直至唐亡,唐国被毁。所以,在李唐夺得天下,天下开始太平的时候,诗词就已经开始发展。唐玄宗时期,诗赋就已经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对现在这个时间点来说,诗词虽说仍然属于小道。但受屈原《离骚》的影响,实际上这个时候,诗词的地位也已然不低。若是你真的创作出一首好诗词,那么无论在什么地方,你都不会缺少尊重。毕竟有文化有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会招人稀罕。戌时,也就是刚刚晚上七点左右,整个长安城的气氛就已经喧哗到了顶点。像长安城中的永兴坊,武帝祠,以及最为热闹的东西两市,这些地方亮如白昼。相比较那些小商、小贩,那些大型酒楼和茶肆,便要相对文雅一些。当然了,学的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在这里的才子们与掌柜,也更会营销一些。他们会在外面靠街的位置上,摆上一块块空白的木板。将那些能拿得出手的诗作,摘抄在纸上,然后贴在木板上,又或者张贴在酒楼、茶肆的外墙上。以供游人欣赏、传唱。偶有佳作,便会立马被人大声朗诵出来。当然了,也有些更加隐蔽,也更有效果的暗箱操作。就比如酒楼的掌柜为了宣传酒楼,或者作者本人为了扬名,就会花点钱财,安排一些比较有名的青楼姑娘,以唱曲的方式吟唱出来。毕竟要说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莫过于人员混杂,消息灵通的青楼了。要知道唐朝不仅文学风气盛行,文人嫖妓的习俗更是流传甚广。如果要问,现在的文人最爱去的地方是哪里?那就只有两个。一是酒楼,二是青楼。这两个地方,都是文人创作的重要源泉。在文学圈中,拥有几个青楼的老相好,是文人往来的重要门面之一。比如,着名诗人杜牧就曾写过“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的名句。在盛唐,除了杜牧之外,还有元稹、白居易,都是颇有名气的风流诗人。他们之中,不乏有家境贫寒者,这些人迫于囊中羞涩,每次与青楼女子进行友好交往的时候,唯有以诗词相赠在这样热闹的夜晚中,一群群文人雅士在酒楼、茶肆以及青楼里,觥杯交错。激烈地讨论着谁的诗词更好,谁的诗词更能经久不衰,谁的诗词更能获得贵人的另眼相看。就连那些没读过书的平民百姓,路过这些地方,也被这种氛围感染,与周围的友人交流起来,就像是多了几分雅致而流觞诗会举办之地,兴道坊的王宅。在流觞诗会即将开始之际,长孙娉婷也准时踩点赶到了这里。只是似乎来了的不巧,在她走下马车的时候,抬头随意扫了一眼流觞诗会举办场地的时候,便正好看到了上一次在大兴善寺遇到的崔挹[yi]。原本就因为李恪没有来参加诗会的心情,就更加阴郁了一些。面对这个曾经的死缠烂打追求者,下一刻,她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假装没有看见崔挹,微微弯了弯腰走下了马车。但大抵上,是这次流觞诗会举办的地点更大一些,加上参加流觞诗会的人,非富即贵,即使人员众多,但也远远没有到拥堵的地步。所以,在长孙娉婷看到崔挹的时候,正在门口和友人交谈打招呼的崔挹,自然也将长孙娉婷收入眼底。作为博陵崔氏在长安城这一时期的二代代表人物,崔挹自然不可能错过这样具有非凡意义的聚会。实际上,今日他更是早早的就来到了这里。作为底蕴深厚的世家门阀,他们的目光,相对于那些寒门,自然要长远一些。知道这样一个难得的聚会,是扩展人脉的绝佳场所,毕竟就算他们五姓七望底蕴再深厚,现在也是大唐的天下,同时也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那群新兴勋贵的天下。所以提前到来和他们打好关系,看对眼了,投资加联姻,也是他们这些门阀世家能够长存久世的重要原因。“那个咸五叔,你不要在这里等了,按照往常的时间,诗会差不多要到深夜才结束,你找地方喝茶去吧。”说话间,从怀里的掏出一个做工精致的钱囊,取出一枚银叶子,递给了车夫。至于以前的钱囊放碎银子,现在放银叶子。估计也是深受某人的深刻影响在车夫的推辞中,执意将银叶子塞到他手上的长孙娉婷,这才接着说道。“你也不用太着急,差不多到丑时,来接我和袭香就好。”车夫拿到赏钱,心情自然大好,点了点头驾着马车悠哉游哉的找地方,喝茶去了。而就在长孙娉婷和车夫说话的功夫,崔挹找了个话题与友人暂时分离,带着一丝疑惑又有一丝兴奋,来到了长孙娉婷身边。,!来到流觞诗会的崔挹,其实早早的就开始留意长孙娉婷以及李恪。一开始没有看到两人在的时候,他还在想这两个人会不会一起来。现在看到只有独自一人的长孙娉婷,他那颗原本沉寂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待到长孙娉婷和袭香低头商议,两位闺中密友会坐在那里,她们怎么去找她们的时候,长孙娉婷也看到了站在她面前的崔挹。长孙娉婷一边朝着崔挹福了一礼,一边露出模式化的笑容道。“崔郎君。”崔挹连忙抱拳回了一礼,假意的看了看长孙娉婷的身后,说道。“长孙小娘子,你来了!怎么?蜀王殿下没跟你一起来吗?”“嗯是的,蜀王殿下前日不幸感染了风寒,今日怕是参加不了流觞诗会了。”长长的睫毛掩盖住了长孙娉婷眼底的失落,淡淡的朝着崔挹解释道。崔挹见状,跟上了长孙娉婷的脚步,脸上的喜色几乎都快掩饰不住他想了好一会,这才又对着长孙娉婷又说道。“既然长孙小娘子现在独自一人,不如今晚就由小生陪同你参加今日的诗会吧!”面对崔挹的无事献殷勤,长孙娉婷下意识的拉开了一些距离,脑子里疯狂的寻找着拒绝崔挹的理由。想了想,最后委婉的拒绝道:“谢谢崔郎君的好意,只是蜀王殿下虽然不来了,但是我也与长乐公主,还有金城郡君李雪雁约好了,就不劳烦崔郎君了。”似乎是担心崔挹在胡搅蛮缠下去,长孙娉婷又补充道;“崔郎君的诸多好友还在等着诗会中等待,还是尽早赶过去吧!”这时候,距离诗会开始的时间已经快到了,诗会门前的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崔挹感受到长孙娉婷微妙的态度后,也知道事与其反,引得佳人反感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对着长孙娉婷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长孙娉婷的建议。只是,就在走之前,看到李恪这次没来,抱着给长孙娉婷上眼药水的想法。他一边走,一边苦恼的说道。“可惜了原本还以在这次诗会上,瞻仰一下蜀王殿下的大作,可是他迟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在流觞诗会开始的时候生病了,着实让人可惜了一些”长孙娉婷看着如此折辱李恪的崔挹,咬着银牙,宽大的袖口里,一张写有《青玉案·元夕》词的精致绢布,被长孙娉婷小巧的手指拽成一团要不是,这里人来人往,她真想将这首由李恪所写的诗词,狠狠的砸在他的脸上。:()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