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成大唐李恪为主角 > 第65章 突厥遣使来唐试探与赌约(第1页)

第65章 突厥遣使来唐试探与赌约(第1页)

李恪来到东宫,在打听到突厥派遣使者来到大唐之后,也有些风风火火,恍恍惚惚。要知道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流程,直到贞观二年,四月。也就是下个月,在契丹诸部首领率部投降大唐后。后院起火的长安舞王颉利,担心这伙人会在后面给他捅刀子,后脚就跟着派遣使者来到大唐,试探大唐朝廷的态度,并请求用梁师都换取契丹。只是如今不过三月,李恪这些日子在宫中,也待了数日。契丹各部归顺大唐的消息,硬是没有听到一点风声。按理说,这么普天同庆,大涨国民士气的事,朝廷不但不会刻意封锁,估计还会大力的宣扬一番。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那就有些诡异了。如此思考着,李恪也没有在这边多等,毕竟除了接待外宾,还要商量如此重要的国策,想必李世民现在肯定也很忙。李恪就想着晚点的时候,再来请旨,脚步不停地向着生母杨妃那里走去了。不到一会工夫,就在李恪熟门熟路的来到凤寰宫中的时候。才踏入凤寰宫中庭院的回廊中的李恪,就听到两个熟悉的声音在院内交流。“妹妹,若是恪儿来到了宫中,你可要及时的通知姐姐,他阿耶派了好几名千牛卫去宫外找他,就连蜀王府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他人,正急着发火呢!”一边说着,一边又怕杨妃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又补充了一句。“妹妹你是不知道,这突厥人虽然不是正式的出使,但是也是带着目的来的,兹事体大,还望妹妹上心一些。”“放心吧!姐姐,我这就派人去恪儿常去的几个地方找找,找到了之后,用恪儿自己的话说,就是立马打包送到宫里来,放心,绝对不会耽误陛下的大事。”“行,妹妹这么说,姐姐就放心了”听到这两个谈话的声音,李恪稍微思索了片刻,就知道这两道声音的主人,正是生母杨妃以及长孙皇后。只是,听这对话内容,好像是有事找自己。一想到,自己在招呼马周的时候,特意对着李宝招呼过。“没有天大的事,不要让人来打扰我。”李恪的心脏就不由的漏了一拍听到远处传来的动静,以及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李恪也知道,生母杨妃和长孙皇后的对话,也快结束了,这时候要是迎面碰上,看样子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样想着,他立马四处张望起来,看看什么地方可以躲一下。只是好巧不巧,这片回廊的旁边只是种了一片稀稀疏疏的竹子,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他藏身的地方。就在他翻上回廊的护栏,准备躲到对面的假山后面去的时候。一声轻柔动听,又显得彬彬有礼的声音,从李恪右侧传来。“恪儿,你这是准备躲起来吗?小心点,可别摔了!”如此关心的话语,让李恪翻身护栏的动作一顿,就仿佛身体被点了穴道一般。良久之后,李恪这才僵硬的转过头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尴尬的笑了一笑。紧接着,李恪就看到长孙皇后带着两个侍女目光怔怔的朝他走了过来。而更远一些的地方,生母杨妃站在原地,向他投来怒其不争又爱莫能助的无奈眼神害,世界上,还有比想要躲人的时候,又被当事人当场抓住,这种事,更尴尬的吗?没有办法,众目睽睽之下,李恪也只能故作镇定的默默收回已经跨上护栏的右脚。伸出右手,朝着长孙皇后摇摆了几下。声音颤抖的说道:“嗨母后,阿娘,好巧啊!”看到李恪红的不太正常的小脸,长孙一眼就看出李恪喝了酒。只是脸上依旧看不出任何情绪,淡淡地回应了一句。“哟,这一看上去,就是喝酒去了啊,很好,让本宫一阵好找。”听到一直谈吐优雅大方的长孙皇后,自称本宫。吓得李恪就像是一个犯错了的孩子,乖乖的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心里想着,看样子长孙皇后正在气头上,要不要掉头就跑。只是剩下的理智,让他不要乱动。就现在的大唐来说,如果他老爹李世民是一头盘踞的巨龙的话。那么,眼前这位,就是一头朝阳的凤凰,伴在李世民身边。智慧而温雅,即使面对最棘手的难题,也能保持冷静并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所以,一想到历史中记载的长孙皇后,以及她的聪慧和手段。他下意识的放弃了直接脱身,这样作死的想法下一刻,长孙就来到李恪的身边,像是闻到他身上的酒味。嫌弃的挥了挥手,掩住口鼻。然后,就转头对着杨妃笑意盈盈道。“妹妹,现在既然恪儿现在已经找到了,我就索性在你这里多耽搁一会,不过,还要劳烦你先带着他去洗个澡。”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说到这里,还故意看了一眼李恪,伸手挥了挥眼前的空气,又一脸嫌弃的说道。“瞧瞧这一身酒味,若是直接带着他去见那些来自草原的使节,搞不好别人还会说我们大唐皇子,不懂礼节,白天就酗酒呢?”李恪听完长孙皇后的话,侧着头怀疑的闻了闻自己身上。闻了一圈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太难闻的味道后,眼神幽怨的看了一眼长孙皇后。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没想到,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嘲讽起人来,也会如此厉害”只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听她摆布了。更何况,貌似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找他,而他却玩了一计失踪。有些理亏的他,耷拉着肩膀,脚步不停的朝着疯狂给他打眼色的生母杨妃走了过去。看到李恪生无可恋,又委屈巴巴的样子。杨妃没好气的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在了他的额头上点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女性天性敏感,李恪才靠近,杨妃也像是闻到了李恪身上淡淡的酒味,皱了皱眉头。只是与长孙皇后不同,李恪毕竟是她的亲儿子。杨妃只是责怪似的瞪了一眼李恪,随即就吩咐旁边的侍女蕙香,去泡一杯蜂蜜水给李恪,让他洗澡的时候趁机醒醒酒李恪听从着长孙皇后的命令,亦步亦趋的跟在杨妃的身后,回到凤寰宫洗澡。在小心的偷瞄了一眼走在前面的长孙皇后后,李恪侧着身子走了两步,靠近了生母杨妃。一旁的杨妃闻弦歌而知雅意,看到儿子的这个小动作后,立马慢下了步伐,配合着与长孙皇后拉开距离。只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下,杨妃与李恪的这点小动作,根本就瞒不过,秀外慧中,颖悟绝伦的长孙皇后。只是长孙也需要让李恪知道,自己和李世民找他的目的。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着那对娘俩,作着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小把戏“阿娘,到底什么事啊?怎么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紧紧张张的。”说着,又指了指长孙皇后,心虚的说道:“还劳烦母后的大驾,大张旗鼓的找我。"“呵你还好意思说!”杨妃也是气极反笑,自己这儿子以前多乖,现在怎么就跟个泥鳅似得,一个没看住,就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一有事就找不到人。历代以来,不管是哪一位皇子,不管多大岁数,都会想尽办法留在宫中,时不时的跑到皇上面前好好秀一下存在感。自己这儿子好了,要不是她让他每周进宫给皇上请安,怕是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他人。只不过,因为刚才杨妃已经得到了长孙皇后的示意,所以在听到李恪的询问之后,也没有再卖关子。直接向李恪解释起,为什么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这么着急找他。原来,与历史中发生的一样。去年冬天,草原上发生了巨大的降雪,牛羊马冻死无数。要明白,苍茫的草原上,牛羊马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损失惨重的突厥人为了减少损失,他们决定向契丹诸部,征集牛羊和勇士,以求将自己的损失转换到那些部落身上去。这样,契丹诸部当然不愿意了,因为这场大雪,你有损失,可是我的损失也不小。这要是被你这样来一遭,那我们契丹诸部不就要饿死了吗?怎么?你的命是命,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你们要是这样搞的话!那我还不如索性降唐了,最起码李世民霸霸不会这么残酷的对待我们。只是,他们上来也不敢直接就交底,先偷偷派遣了两名使节来大唐试探一下李世民的态度,若是李世民优待他们,那他们就正式降唐。这主意是很好,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走漏了风声。让得到情况的突厥可汗颉利大惊失色,原本他就为薛延陀的事情糟心,现在要是后背也出了问题,那还得了。于是,也效仿契丹诸部,没有派遣正使来唐。但是派了几名学习过中原文化的突厥王子,还有数名曾经投靠突厥人的大儒,来到大唐,想要看看大唐到底有什么反应。只是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等到过授意,在与李世民接触后,提出了请求用梁师都换去契丹诸部,这样一个条件。只是李世民知道突厥现在国政混乱,根本没有能力庇护梁师都,所以就想要拒绝。突厥人见状,就拿出三千匹战马作为赌注。由他们出三道考题。让大唐的几位皇子和突厥的几位皇子打擂。如果大唐败了,就同意用梁师都换取契丹诸部。如果赢了,可以得到突厥的上等战马三千匹。要知道,前两年,颉利带着草原十八部兵围长安,李世民除了刚刚登基国力不稳和民力不强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战马,缺少战马就缺少骑兵,缺少机动性。,!而草原人则刚好相反,人皆有马,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像前世的时候,有着固定的区域放牧。现在的草原,部族与部族之间,吞并是很常见。一旦有外部入侵,或者战事不利。他们就会迁移到更远的地方,这就是他们与农耕民族最大的区别。而缺少战马的李世民,就算打胜了颉利,也很难彻底灭掉他们。再者前年的时候,颉利是带着草原十八部有备而来,以有备打无备,失败的风险太大。这才听取了房玄龄的建议,忍辱负重,签订了渭水之盟,决定休养国力,再与之决战。只是,他眼下见契丹诸部也只是派人来试探,还不确定是否降唐,决定刺激一下他们也好。反正赢了就能有三千匹战马,输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也就同意了这次的赌约。只是,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突厥人,之所以敢夸下海口比试,是早已经将他们李恪这些皇子,以及李氏宗室,调查的清清楚楚。他们不光想赢下比试,还想要好好羞辱一番李世民。他们知道,李世民射箭很厉害。但是李世民生的那些皇子,不曾习武,就连君子六艺中的射箭,也都很一般,平常也就打打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就连李氏宗室,也没有一个能打的。你李世民不是射箭厉害吗?那我们就要在你最擅长的箭术上,狠狠的抽你一巴掌。而眼下,李世民还不知道,现在的李恪已经学会了习武,射箭对他来说,也是长练科目他对李恪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李恪在打猎的时候,因为感染风寒,差点病死,披着狐裘的病弱模样。而魏王李泰,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就被李世民宠到大,再加上皇家的伙食也好,李泰都快要胖的走不动道了。所以,自然也不可能去拉弓比试了。至于李承乾,那就更不可能了,身为一朝太子,虽然射箭也会,但是万一输了,威望受损,于以后不利。所以,李世民最后就派出在他眼中年龄最大,性格也最稳重,同时也是箭术最好的李孝恭之子李崇义。如今,他在李氏皇室中也是赫赫有名,能文会武,乃是李氏皇室中难得的人才。只是李崇义再怎么厉害,常年处于温室,没有历练,在箭术上,还是稍逊于草原上骑马射箭就像喝水吃饭一样的突厥人。所以,不出意外,第一场比试就输了。这让李世民的脸上,非常的难看。第二场考核,突厥人似乎是觉得才羞辱李唐一次不过瘾,还想要再羞辱一番李世民和整个朝堂。他们派出一名做中原书生打扮的王子,拿着一把折扇,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出乎预料的出了一个对子。并扬言可以给出一天的时间,让李氏皇子或宗室子弟对出下联即可。如此嚣张的态度,让李世民和朝廷中那些鹰派将领都有些压不住火气。但是最开始,听到那个突厥王子说要比对联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是嗤之以鼻,并发出了不屑的嘲笑。更有老臣怒斥,这些突厥人失心疯。一个草原人,比什么不好,跟我泱泱大唐,比文化,我弄死你只是,当这个突厥王子,摇着折扇,不缓不慢说出上联的时候。就算是堪比大儒的杜如晦,房玄龄以及孔颖达、李纲、虞世南等大臣,也都陷入到了思考中。而这突然诡异安静下来的情况,让有些大字不识的武将也瞬间明白过来,这道题不简单如此消耗了一上午的时间过后,还没有对出下联,苦无对策的李世民,不由的想到前些日子在流觞诗会出尽风头的李恪。本着死马当活马医,这才有了长孙前往凤寰宫寻找李恪的一幕:()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