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丫鬟青曼 > 第137章 抱团取暖(第1页)

第137章 抱团取暖(第1页)

左右两个院子的人都走了,托他们得福,原本漏雨的房子现在都修补好了,正好可以让于连带着孩子们住进去。“于连哥,我来帮你们。”乌山拿着油布和板车,推着于连这些孩子最近的行李。大部分还是文娘几个置办的被褥衣衫。还有几个孩子去山上捡的还干的木柴。于连胆子大,带着孩子到了山坡上面的一个山洞,里面有不少之前猎人砍着存放的木柴,便宜了他们,油布裹着都带了回来。“多谢。”房间比竹棚暖和,几个小孩子先一步来到左边院子的房间,文娘看着几个小的拘谨的站在那里,心里有些心疼。她和碧荷差不多是一起被买进府里的,也近乎就是前后脚被分进福寿堂伺候老祖宗的。都是不被家里看重的女儿,到达一个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她们又担心又害怕。生怕做的不好被赶出去,就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地方能收留她们了。如同这些孩子现在的模样一样。碧荷也看出来这些孩子的担心,同样想起自己和文娘小时候的样子。府里几乎都是家生子,即使不是,也都是像她们一样,小小年纪就买进府里,嬷嬷大丫头们带着教养几年,有规矩了,才能去主子身边伺候。人家都是娘老子在府里当差,互相也认识着,只有自己和文娘是唯二外面买来分到福寿堂的。她们俩从那时就相互抱团取暖,互相帮衬着在福寿堂站稳脚跟。碧荷聪慧会说话,就先一步入了老祖宗的眼,也不停地在玉梅玉兰跟前提起文娘的名字,连带文娘也成了吃香的二等丫头。这一路走过来,不是亲生姐妹也胜似亲生姐妹了。就如同现在这些孩子一样,即使再害怕担忧,也是互相紧紧的拉着手,坚定的守护着对方。“你们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就让他们几个大的收拾,你们坐炕上吃点我们自己做的糕点。”几个孩子对视一眼,纷纷道谢,坐到炕上乖巧的等着碧荷给他们分发白糖糕。他们捧在手里,都看着里面一个约莫八岁的娃娃,见他点点头,才抱着吃。有的吃着吃着都红了眼。“我第一次吃这么好吃,这么甜的糕点。”这里有的孩子是从出生就被丢在善堂的。善堂若是有了婴儿,管事们几乎都是丢给大一点的孩子拿米粥给喂大的,平时哪能吃上糕点,有时候表现得很好,才能从管事那分一些吃剩的食物,已经是很好的伙食了。“谢谢娘子。这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食物。”于连不在,这里最大的也就是那个八岁的孩子。才八岁就已经能照顾一群小孩子了。“在这里放心的住下,没有人会赶你们走,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孩子们激动的点头,有的虽然还不知道他们留在这代表了什么,但是看见哥哥姐姐们高兴,也跟着高兴。他们在善堂,就被嫌弃年纪小干不了多少活,偶尔有人若是想抱养一个孩子,也会管事们会因为那些送来的礼品,给他们一些好吃食,好衣物。但是大部分时候是没有人愿意抱养善堂的孩子,即使没有孩子也生不出来,更愿意在宗族亲戚里过继一个,起码有血缘关系。所以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被打骂度过的,暴雨天,善堂的水已经淹到了膝盖处,不得不离开。管事们本身就嫌他们年纪小,不想带着,拖累他们的进度。于连哥哥几个大孩子没有放弃,一直照顾着他们,尽量带着他们赶路。可即使这样还是掉队了,几个车马陷入泥里,人群混乱,冲乱了善堂的队伍,他们被挤到了后面,等追上去的时候,善堂的人早就不见了。还是于连哥哥坚持要上来来看一看能不能求一个收容的地方,才有幸让大家留在这里。他们走了一天的路,都没有一个能避雨的地方,雨水浸湿衣服,冻得大家都反应不过来了。来到这里,他们翻出衣服给换上,还想方设法搭了竹棚,终于不用淋雨了。他们这辈子都不喜欢雨水了,那夜在竹棚,披着茅草,睡得好安稳。还有白花花的大米饭和油汪汪的炖肉可以吃,这简直就是在过年。后来还有棉被,简直不要太幸福。如今前面的贵人都搬走了,他们还有了自己的房间,这不就是家吗?“你们在这休息,我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碧荷和安宁几个出去看这里用不用添置什么东西,孩子们来的时候几乎是什么都没有带的,现在买是买不到,但是那边可以匀出来不少。于连很能干,刚搬过来这么一会,他就已经用茅草石头混合着黄泥搭了一个简易灶台。这边的房间是中间一个空荡荡的厅堂,左右都是小耳室,显然以前也是人口比较多的大户人家住着的。于连的灶台就在厅堂刚进来。,!“我怕晚上孩子们太冷,这里放个灶台,烧个热水,用着方便。”文娘觉得很不错,若是这灶台耐实,其实他们那也能搭几个。“很好,你聪明肯动脑,也勤快,今后肯定能把日子过好。”于连羞涩的挠挠头,其实他会的很多,但是从来没有人夸过他。这还是第一次,自己家被人夸聪明勤快。“乌山,这里缺些什么?”乌山竖着手指。“柴火有了,竹席棉被也有,厨房的吃食调味品,我刚才送过来一些,锅碗瓢盆也都送过来一些。几个孩子没有鞋袜,鞋子本身就是烂的,泡在泥里面久了彻底穿不成了,其他的家具啥的,于连哥会做一些,回头我们帮着做一鞋出来。”碧荷点点头,她们平时教几个女孩子针线,乌兰和安雅几个已经能做鞋子,虽然不大好看,但是这个时候有的穿就不错了。“咱们那还有一些烟熏鸡,猪油,送过来一些,孩子们营养要往上补,都瘦的不像样。于连也不要太心疼孩子们,带着和你一起做手工,将来也能学些本领。”于连点点头,碧荷和文娘四人走到春园,乌山才拍着于连的肩膀说。“让你带着孩子们干活,不是和善堂那种一样,我平时干什么也都尽量带着几个弟妹一起,姐姐们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一直在这待着,在走之前人人都有手艺,养活的了自己才行,我做的席子,买得钱都是我自己收着,现在攒了快200文了,姐姐们说,这些是我自己带着孩子们做的,我可以自己收着。”于连惊讶的看着乌山,之前有人回来说乌山带着几个残缺的孩子离开善堂,去了个更破的善堂。后来又说,乌山的眼太尖,会看人,那些善堂的人允许乌山自己挣钱自己留着,而且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于连还不信,哪有善堂白养着一群孩子,不强迫干活的,那谁有那么多钱养活。现在看来竟然是真的。而且他们很有幸的是以后也会过上这样的日子。其实他和乌山一样,都是有力气能干活的,不过是都有弟妹在善堂需要人看顾,才一直待在善堂。因为靠他们自己勉强只能维持不饿死,可是住的地方呢?穿的衣服呢?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可若是有遮风挡雨的屋舍,有保暖的衣服,他们二人就不愁挣不下钱买食物。“于连哥,你会的比我多,以后肯定会过得很好,咱们一起努力,维护好春园,让这里的孩子都能成为正常生活的人。”于连坚定的点点头。他在善堂也好几年了,也见到过到了年纪不得不离开善堂自行谋生的人,没有人能依靠,只能勤奋苦干。即使这样,也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没有家庭照应,没有钱,没有人会嫁给这些从善堂出去的孩子。很多人出去之后,尝试着去打杂,做苦力,脏活累活都肯干,可是依旧买不下一亩田地,一间屋舍。很多人被逼无奈自卖自身,去了有钱人家做下人,一辈子成了奴籍,连孩子也只能是奴籍,翻不了身。也有的不认命,坚决要靠自己的努力混出人样,可能混出一份家业的能有几个,大部分都是不得不认命,孤老一生。可是在这,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能挣钱,离开这之前有生存的手艺,有一笔安身的钱,那就都不一样了。他们可以买些田地,盖两间茅草屋,攒个几年再娶妻生子,他们也能像常人一样生活。“乌山,你真的可以自己做东西买,钱你自己收着,他们不会责打?”乌山重重的点头。从自己的怀里翻出一个荷包。“我攒的,本来能卖更多的,可是这后来一直下雨,就弄不成了,我就会做席子,于连哥你会做竹椅竹凳,还会做竹筐,肯定能比我攒的多。回头离开这,买几亩田地,你和你弟弟妹妹就有了家有了田产。”于连听着乌山的话,不由的就想到他说的那些画面,自己真的有可能在离开的时候攒出家产,和弟妹们好好生活。“其实,大牛那些命最好,跟着几个姐姐兄长们生活,还有了新名字,能念书,学做点心,做女工。”于连惊讶的看着他说的大牛,他也是见过的,乌山以前的一个朋友,如今变了样,整个人都很精神,很从容。一点也不像从前那般愁苦,疲累。“其实姐姐们说了,你们中间若是有本事想学手艺的,她们出拜师礼,送你们去做学徒,只要你们能吃得下苦。”乌山并不惊讶,他也听姐姐们说过,但是他这个人笨,就一把子力气,所以也不去浪费那份拜师礼了。“于连哥,我看你在做家里用的这些东西上有天分,不如找个木工做师傅?”于连从前不过是跟着祖父学过一点手艺,对自己并不自信,并且他带着这么多孩子来投奔,已经是很幸运了,不敢奢求能找个师傅。这世道,有手艺就饿不死,很多人都争抢着要学,拜师礼很重,还有年节礼都少不了。,!要是被收了当徒弟,前三年什么也不教,伺候师傅三年,磨磨性子,才会正式教你手艺。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按着善堂的规矩也待不了多久。“回头再说吧。”乌山自然是能猜到他的想法,不过是怕麻烦几位兄长和姐姐,也怕费钱。再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还在这里,他也不能放心的住在师傅家里跟着伺候。他们也没有勉强,毕竟这种事若不是自愿的,对谁也不好。洪水还是来了,淹了好几个村庄,山上的泥土塌陷,很多靠山的房子几乎看不到原本的模样了。不远处的那个破旧的烧窑也坍塌了。乌山每天在附近观察情况,发现了在荒野用木头搭了简陋棚子的僧人,回来告诉了文娘。商量过后,文娘让乌山去请了那些僧人来这边居住。左边的院子于连带着孩子们住了,右边的还空着。僧人都是出家之人,女眷们祈福,住在寺庙也不会有人说闲话,更不用说文娘和碧荷如今是妇人打扮。僧人们来到春园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多谢施主收留,施主仁心,必有后福。”文娘简单的回应了两句,叫他们赶紧去休息。这些僧人倒是简朴,坚决不收他们送过去的柴火。“出家人不看重外在享受,之前施主送的粮食,已经是救了我们的命,不能贪得无厌。如今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不能奢求太多,我们明日自行去附近捡拾柴火。”文娘也不勉强,出家人有自己的规矩,她们也不便多掺和。只是担忧现在哪里还有能做柴火的木头?灾情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在官府的指引下去了官府建立的避难地点。油纸木头搭建的帐篷,和棚子。挤了不少人。“安雅,你拿这根木头每天煮了水分给大家喝,每天都喝。”碧荷看着文娘担忧的神色,也有点紧张。“文娘,怎么了?”文娘拉着碧荷的手,走进房间才说。“那是之前安云他们做的解毒的东西,可解百毒,蚊虫也会避讳。这木头在药水浸泡多日,药效很好,我担心洪水之后会有鼠疫。”碧荷面色很难看,她听说过鼠疫,染上就是个死。“鼠疫到来,那裕洲不就危险了?”文娘安抚着她不要着急。“知州那边有不少裕洲的医者,京都也不会放任不管,定会有人研制出克制时疫的方子,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自己保护好了。”碧荷点点头,她们谁也没有想过,将来一个克制鼠疫的药方,居然是“文娘”研制出来的。:()丫鬟的青云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