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康熙真相 > 第 17 章(第1页)

第 17 章(第1页)

夏天很快过去,孙嫫嫫顺利诞下一子,取名为曹寅。

玄烨很是疑惑,“今年是戊戌年,为什么取名为‘寅’呢?”

宋晋也不知道,但他会胡说八道地合理猜测,“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孙嫫嫫和她丈夫一定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厚望。”

“曹尔玉吗?他是属虎的吗?”

宋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玄烨口中的曹尔玉是谁,联系语境猜到他就是曹寅的父亲孙嫫嫫的丈夫,“我也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也没有认真在网上搜过他的资料。

“等孙嫫嫫回来后我问一问她。”玄烨让宋晋替他把这个待问问题记在本子上。

“这次怎么不自己写了?”宋晋边笑边把这个问题写了上去。

玄烨气鼓鼓地没有回答,小家伙暗戳戳想,他哥实在太坏了,一定是他太优秀,找不到其他缺点,所以他哥总拿这种小小的事情嘲笑他。上一次他拒绝宋晋的帮助,尝试自己记录问题,但手指和笔拖了他的后腿,他不服输,用好几种笔试了一遍都以失败告终。

于是玄烨的记录本上多了两页五彩斑斓的纸:黑色签字笔的印记上覆盖有铅笔蜡笔水彩笔好几种类型的笔印,弯弯曲曲像铁丝拧出来的抽象画一样。宋晋非让留着这两页纸做纪念,玄烨短胳膊短腿儿争不过耍赖皮的大人只好丧权辱国的签订了和约。

“哎呀,怎么又生气了?不要生气嘛,都变成小老头儿了。”宋晋用笔头挑了挑玄烨的下巴。

小家伙伸手拨开笔,“哥哥你这样好像调戏小姑娘的恶霸。”

“小姑娘?”宋晋将笔放在桌上,“是在说你吗?”

玄烨偏过头去,拒绝回答这个愚蠢的问题。

“我什么时候才能学写字呀?”玄烨闷闷不乐。他从小就很聪明,宋晋大多数时间奉行夸奖教育,身边伺候的人也将他捧的高高的,小家伙自信得有些傲,因为年纪太小无法写字这件事情让小家伙相当郁闷。

“等六岁吧,苏茉儿不也说再过两年吗?”宋晋回答,育儿书上说,六岁的儿童手骨就差不多完全张好了,这时候学习写字不会影响手指发育。

“还有两年,时间过得好慢呀!”玄烨感慨。

“你才四岁,用得着在这里伤春悲秋?”宋晋觉得好笑,“等两年后你再看,会觉得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说不定到那时候你会想念现在的生活。”宋晋心里悄悄叹气,两年后玄烨就登基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就是因为我才四岁,所以会觉得时光过得很慢,两年欸,有半个我这么大啦。”玄烨向宋晋比划。

“你说的不错,不过过了两年后的再两年,就只有三分之一个你这么大了。”宋晋尝试安慰玄烨,两年对于他家崽来说确实有些远了。

“那时候我就六岁啦,再两年四分之一,再下一个两年五分之一,越来越少真的好神奇呀!”玄烨被转移了注意力,瞬间恢复了神采奕奕。

“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宋晋也觉得很神奇。

小家伙撇撇嘴,“数学很神奇,但也很难。”

宋晋笑了,“我们天才小神童也有觉得难的东西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玄烨在背书和古文阅读理解上天赋很高,但相应的在数学方面却有所欠缺。

“如果所有东西我都能很轻易学会,那么哥哥岂不是会很自卑?”玄烨牙尖嘴里地反驳,说完哼哼了两声表示不满。

“怎么会自卑呢?我只是比不上你,但不代表我比不上其他人啊,不是有好多人都不认识字吗?”宋晋哈哈大笑,他家崽这个骄傲劲儿比开屏的孔雀还要漂亮,他实在忍不住不笑,“另外望子成龙,懂不懂?”

被压了一头的玄烨吐了吐舌头,等以后他有了孩子也要望子成龙。

“而且难学却不代表学不会,哥哥相信宝贝一定会学习掌握并精通的。”宋晋并不是胡乱替玄烨立Flag,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就曾经学习过西方科技,学习成果未知,但他家崽一定比历史上的那个厉害。

“那当然。”玄烨挺起了胸脯。

孙嫫嫫坐完月子后就回了玄烨身边像以前那样日夜照料,宋晋对这种封建时代特有的主仆体系不做评价。做皇子的乳母的前提就是生养三个健康的孩子,并且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日期在一个月以内,曹寅是孙嫫嫫的第四个孩子。也许在孙嫫嫫一家看来母子分离换皇子乳母的荣耀和前程很值,如果皇子登基更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上孙氏的投资确实得到了物超所值的回报,宋晋不能保证孙嫫嫫的回报会像历史上的那样丰厚,但玄烨总不会亏待了她。

孙嫫嫫得以成功回归,但皇帝一行人却因为皇贵妃的病滞留在了北方的避暑行宫里。

距离较远又没有便捷快速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佟家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隔着那么远收集信息,玄烨过了很长时间才得知这个消息。

“那他们岂不是要在那里过年?”宋晋问。现在离过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病去如抽丝,董鄂氏但身体本来就不好,又生孩子又操劳,一宋晋看这病没一个月肯定好不了,就算好了也受不了路上的颠簸,所以很大可能董鄂氏不会回京,顺治帝一向和她绑定,所以应该也不回来。

“如果皇贵妃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皇玛嬷可能会回宫,但皇父肯定会留下陪着贵妃娘娘。”玄烨皱着眉分析。

“不回来就不回来吧,眼不见心不烦,他们不在京城日子都清净了不少。”宋晋打了个哈欠,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顺治在外面待到驾崩,虽然他知道不可能。

不过令宋晋和玄烨意外的是,顺治帝和太后一起回京,董鄂妃被留在了行宫养病。

皇帝太后以及随驾的大臣一回来,京城明显地热闹起来。这种热闹跟要过年的热闹区别很大,仅限于统治者阶级并且时常令人糟心。

比如顺治皇帝终于想起来宫外还有一个已经得过天花的儿子,于是下了一道旨意让这个儿子在除夕的时候去宫里参加家宴。

宋晋从玄烨那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要骂人了,这什么东西,不把儿子当回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且从这道旨意上看顺治并没有把玄烨接进宫的意思,只是见一见而已。在顺治眼里,玄烨跟路边的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