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1838 张四七七七 > 第93章 户部查账(第1页)

第93章 户部查账(第1页)

晚上朱良均亲自来到了户部的档案室,眼下贪官蛀虫越来越多,而户部自古以来就是贪官污吏的高发地带。“点灯。”档案室的房门推开,档案室内只有几盏维持光明的煤油灯。“是。”沈洋低着头带着几名小太监把周围的煤油灯挨个点上,房间里瞬间亮堂了许多。进来之后,朱良均挨个档案开始查找,最终在一个最近刚刚封档的账本里看出了端倪。上一个月工部在金陵的紫禁城里共计花费了六十万两白银,而前一个月则是花费了不到三十万两,而且花费的东西都是模棱两可的。一棵树要价三百两银子?这树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三百两银子一棵树,老子还不如用银子做棵树呢。账单越往下看,朱良均的手就越抖,表情也慢慢变得阴冷。一幅只需要俩人,七天能完工的墙画竟然要花四万两?你这画的是什么玩意???把金子融成水当染料了??查账!必须查账!一个念头从朱良均心中升起,礼部要查、户部也要查,各部统统都要查。礼部不单单要处理皇家的一些事宜,各国通商和建交、外交之类的这些事情都是由礼部一手操办的,其中的设宴款待,也就是所谓的公款吃喝玩乐,那都是大油水。户部更不用提了,掌管国库的部门,所有的钱财用度都是从户部调拨的,自古以来就是捞钱的好地方。其他几个部门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捞钱的好地方。朱良均双眼微眯,越往下想越觉得可恨。自己哦目光一直以来就放眼在与欧洲的列强博弈,疏忽了大明的内部问题。眼下大明的发展是以坐火箭的形式快速飞升,各方各面都要用钱,大搞开发建设导致国库也是一直都很紧张的,再加上北境战事,花费了近两千万两白银,朱良均他都已经从自己的大内开始拿钱补贴来用了。一想到自己这个皇帝拼命省钱为大明,而底下的官员却一个个沉迷享乐,顿时便气不打一处来。看来太祖他老人家的剥皮充草还是太轻了,必须再加上一条了。“传旨锦衣卫指挥使刘鹏立刻前来见朕。”朱良均合上档案后交给了一旁的沈洋,然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宫中,并且下令皇宫近卫严格记住所有进入户部档案室的官员名字以及模样。一盏茶的功夫过后,锦衣卫指挥使刘鹏便走进殿内。“微臣叩见陛下,不知陛下唤臣来有何吩咐?”“朕决意,让江陵的锦衣卫开始对江陵的大小官员展开监视,朕要知道他们在饭桌上都吃的什么。”“微臣明白,微臣保证完成任务。”……第二天的朝会上,朱良均便选定出了负责核查中央军案的官员和部门。对于刑部侍郎刘光天,朱良均十分看重,他比新任的刑部尚书赵玉良要刚正的多,唯一欠缺的一点儿就是他的资历不足,直接给他提拔上来的话,在刑部难以站住脚。必须给他一点政绩然后再扶持上位担任刑部尚书。“刑部侍郎刘光天。”“微臣在!”一副国字脸长相一脸正气的的官员缓缓从队伍中走出。朱良均看了一眼后便任命道:“朕任命你负责中央军一案,锦衣卫副指挥王超将会协同你报案。”“微臣领旨。”台下的官员们听到后一个个心惊肉跳,冷汗直冒。该来的终归还是来了…………江陵城内,在大明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出现了上百家企业。这些企业的前身都是一些经商的商人,现在他们按照大明的政策开始纷纷成立公司,在国内开展贸易,有些厉害点儿的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和洋人展开了贸易。自从40年五月份开始,现在的洋人商船基本上是空着船来到大明,然后满载一船的货物回到欧洲,或者沿途的殖民地开始售卖。最红火的产业当属于茶叶和丝绸以及瓷器了。但是朱良均有一点,他希望向欧洲传播大明文化,让欧洲人以效仿大明的文化生活为荣耀,让欧洲人觉得谁家能拥有大明生产的物件,谁就是富贵人家。事实上欧洲早就是这样子的了,欧洲的贵族们已经离不开茶叶和瓷器以及丝绸了。但是欧洲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啊,光赚贵族那点儿钱有鸡毛用,要赚就赚全欧洲人的钱,赚全世界人的钱。钱多才是硬道理。于是,朱良均暗中让人开办了一系列的奢侈品店铺。现在的欧洲是戴着怀表的,大明则是生产机械腕表,而且样式精美,还有夜光刻度。甚至还能为客户进行专属定制。现在大明的腕表品牌有明地亚、明琴、明力士、昆仑、万年灵、千国等等一系列腕表品牌。每个品牌都有着自己的独有风范,欧洲的商人们一看到大明生产的腕表之后,瞬间感觉自己手中的怀表就像个屁一样,简直就像是给狗戴的小铃铛一样。丢了丢了,赶紧丢了,二话不说就换明表。其中明力士是这些商人们最:()大明1840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