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全文 > 第 10 章(第1页)

第 10 章(第1页)

【好了,回归正题。我们说到朱允炆派老将耿炳文前往前线,1399年,耿炳文率领大军赶到真定。到达了真定之后呢,他就派遣了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莫州,并派杨松为先锋进驻雄县。

这几方人马都在等待主力军会和后一起发动进攻。

按理说,这番布局可谓是天罗地网,但偏偏被朱棣的大将张玉给侦查到了。朱棣一想,我可不能坐以待毙,真的等到你们大军汇合啊。

于是呢,他赶在耿炳文的大军还没到之前,蹲到了雄县的守军防备松懈的时候马上实施了突袭,这场突袭里,杨松战死了,莫州前来救援的潘忠也被活捉。

朱棣便一鼓作气,直接趁着战报滞后的时机,直接率军直奔真定。耿炳文哪里知道他的前锋已经被解决了,突然就碰上了朱棣。

但我们说过了,耿炳文是个擅长守城的大将,他当年在浙江守卫长兴时,可是直接抵御了张士诚的进攻长达十年之久啊。

这也就意味着朱棣拿真定没有办法,直接进攻是不行的,只能另待时机了。我们知道大军消耗粮食的量是特别大的,朱棣不可能一直守在真定,他便率军回了北平。】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天上画幕点头,道:“耿老这家伙,年近古稀,还是忒有能耐。老四,你可算是踢到铁板了。唉,要是蓝玉、傅友德那会儿还在,你这靖难之役估计得败。”

朱棣心一梗,直愣愣道:“还不是父皇您成全的儿子。绊脚石都给儿子嘎嘎一顿杀了。”

朱樉、朱棡:……很难不相信老爹是故意的,难道老爹真的想成全老四??

朱元璋气得脱下鞋,啪的一下甩在朱棣头上,“怂崽子,说啥呢?往你老子心口扎。”

朱标微笑,“这耿将军如此擅长守城,不知四弟接下来是如何胜利的?”

朱棣闻声,将老爹的鞋子拿下来,也目露期待地看向天上画幕,这会儿他深思熟虑过后,也想不出自己到底要如何反败为胜。

【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不出朱棣接下来要怎么办了?这时候朝廷出现了神助攻之一,黄子澄。

他推荐了一个人取代老将耿炳文,作为压轴出场。是谁呢?来,请出我们“靖难之役”真正的主角──李景隆,虎父李文忠的犬子】

诗诗坏心地播放了一首搞笑rap,画幕上顿时出现了史书上李景隆的画像,他来了他来了,他唱着“屡败屡战”走来了,大明“战神”登场……

朱元璋拳头都硬了……

明天老朱我召集老兄弟们的时候,他得和李文忠多说说,孩子不打不成器啊!!

……

曹国公李府。

李文忠怒气冲冲地拿着棍仗追着儿子打,“好你个逆子,虎父犬子,你可是将我们李府的名声丢到天下人面前踩了。”

时值十一岁的李景隆觉得自己实在是冤枉,“爹,你生气啥啊,每次我跟你出门,您不都是在您的同僚面前说我是犬子的嘛?怎么这回,您那么生气干嘛?”

李文忠气了个倒仰,儿子喜欢读兵书,于兵书上说得头头是道,同僚们经常艳羡地夸奖他的儿子。

出于自谦,他总是装作不在意地摆摆手,说句“犬子罢了。”其实心头还是自得的,哪料到“犬子、犬子”是真正的“犬”,往后同僚们不知如何笑话他呢。

李景隆看着画幕上据说是自己的画像,嘴里嘟嘟囔囔道:“这画得这么丑,哪里像我。”

【朝廷将耿炳文换成了李景隆,简直是朱棣瞌睡了给他送枕头来着,九月,李景隆到了德州,收集了耿炳文手上的士兵,且召集了各路军马,共计50万。】

50万大军!?朱元璋破大防了……

这50万大军用来大明内战!?想当年,他老朱打陈友谅才20万大军。龟孙子打老四区区一个北平周遭就用了50万大军,还不算之前的兵马,这……这不是把他老朱的家底都掏空了?!

气煞我也!

想起四岁的朱允炆,朱元璋一顿,奶娃崽子咱暂时怪不了,他视线瞬间看向朱标,好你个怂崽的龟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