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志通俗演义百科 > 第58章 孙权领众据江东(第1页)

第58章 孙权领众据江东(第1页)

孙策忽然看见于吉在屋门内出现,拔出剑想要砍于吉,结果孙策自己反倒倒在地上。众人把他救进卧室,他昏迷不醒。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前来探望病情。不一会儿孙策苏醒过来,说起于吉的事。母亲说:“我的儿子冤枉地杀了神仙,才导致招来灾祸。”孙策笑着说:“我从十六七岁就跟随父亲出征,杀人多得像麻一样,不管是贤能的还是愚笨的不知道有多少,哪里有因为这个而遭祸的道理?现在杀了这个妖人,是为了杜绝大灾祸,有什么值得害怕的呢!”母亲说:“因为你不相信,所以才会这样,你可以做些好事来祈祷消灾。”孙策说:“我的命由天定,妖人怎么能带来灾祸呢?”母亲劝说他他也不醒悟,自己命令身边的人暗中做好事来保佑他。这天夜里二更的时候,孙策躺在房间内,忽然阴风猛然刮起,把灯吹灭后又重新亮起;在灯影之下,看见于吉站在床前。孙策靠着床头,拿着剑掷向于吉,发出铮铮的声响。孙策大声呵斥说:“我生平发誓要诛杀妖邪虚妄之人,来使天下清净!你作为阴间的鬼魂,怎么敢靠近我!”说完,于吉忽然就不见了。他的母亲听到这些事,转而心生烦恼。孙策于是带病勉强起身行动,来宽慰母亲的心。母亲看到孙策日渐脸色发黄身体消瘦,转而请求举行设斋祭祀来祈祷消灾。孙策听说后,就对母亲说:“孩儿自幼跟随父亲在四方纵横,不曾见过父亲敬重相信鬼神,母亲为什么要用谄媚的方式来对待这些事呢?”母亲说:“不是这样的。凡是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谁能没有死呢?只是要分清清浊罢了。禀受清气的,英灵魂魄不会消散,升入天上成为神;禀受浊气的,幽暗的魂魄不会消散,进入地下成为鬼。圣人尚且说:‘鬼神作为一种品德,它是很盛大的啊!’又说:‘向上下的神只祈祷吧。’鬼神的事情,不可不相信。你委屈迫害了神仙,难道会没有报应吗?我已经让人在郡里的玉清观内设斋,你可以亲自前去谢罪,自然就会平安了。”孙策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于是上轿来到道观。道士们出来迎接,孙策心里不高兴,勉强进入观内。道士请孙策焚香,孙策只是焚香却不道歉。忽然香炉中的烟升起不消散,结成伞盖的形状,在伞盖之上站着于吉。孙策看见后,急忙离开殿宇,走到走廊下就跑。走了不到几十步,又看见于吉站在面前,孙策拔出随从所佩戴的剑就砍。有一个人中剑倒下。众人一看,正是前几天下手杀于吉的人,剑插入脑袋,七窍里迸出鲜血而死。孙策让人抬出去埋葬。等到出关的时候,于吉又挡在观门之前。众人都看不见,只有孙策能看见。孙策说:“这道观就是妖人所在的地方!”坐在观前,随即召唤五百武士拆毁这座道观。武士上房揭瓦,都坠落在地。只有孙策看见房上站着于吉,用手去推他。孙策更加恼怒,命令武士一起放火,烧毁观宇。在火光中,看见于吉飞着瓦片投掷过来。孙策急忙回到府中,又看见于吉在府前。孙策于是不进府,就点起三万军马,在城外驻扎野寨。孙策夜晚睡在中军帐中,命令武士各自手执长戈大斧,环绕帐篷站立。这一夜,唯独看见于吉披散着头发前来。孙策在帐中呵斥到天亮,如同癫狂如同醉酒。第二天急忙回到城内,在城门内又看见于吉,孙策不管不顾就回府。他的母亲因为随从的人都把这些事全说了,哭泣不停。这一夜,孙策看见于吉几十次,眼睛都不能合上。等到天亮,母亲到来,看见孙策极其瘦弱,母亲说:“儿子的模样完全变了啊!”孙策让人拿镜子来照,看见自己的模样,自己也觉得吃惊,回头看着左右的人说:“脸色变成这样,还怎么再建立功业呢?”忽然看见于吉站在镜子中,孙策拍打镜子,大叫一声:“妖人”,伤口崩裂,昏死过去。母亲让人把他扶进卧房内。不一会儿孙策醒来,看见伤口完全破裂,于是自己叹息说:“我不能再活了!”随即请张昭等诸位将领都进来,孙策嘱咐说:“中原正乱,凭借吴、越的民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察成败。你们要好生辅佐我的弟弟!”于是取出印绶,叫弟弟孙权靠近卧榻边说:“如果统领江东的部众,在两军阵前决定战机,与天下争雄,你不如我;举荐贤能,让他们各自尽心力来保住江东,我不如你。你应当想想父兄创业的艰难,不要轻率行事!”孙权拜受印绶。孙策对母亲说:“不孝的儿子,寿命已尽,不能侍奉慈母了;现在把印绶交给弟弟孙权,希望母亲早晚教导他。父亲和兄长的旧部,千万不要轻视怠慢。”母亲于是放声大哭说:“担心你弟弟年幼,不能成事,那又该怎么办?”孙策说:“我的弟弟胜过我十倍,江东必然不会有闪失。只是内部事务不能决断,可以问张昭;外部事务不能决断,可以问周瑜。遗憾周瑜不在身边,不能嘱托他了!”叫来诸位弟弟说:“我死之后,你们可以听从孙权的使唤。宗族中如果有产生异心的人,众人都要斩杀他。骨肉叛逆,不能进入祖坟迁葬。”叫妻子大乔说:“我和你不幸,中途分开。早晚你妹妹如果进来拜见时,可以嘱托教导她对周瑜说,让他在意辅佐我的弟弟,不要辜负我平生登堂拜见母亲、两家通好的情义。”孙策又召集文武官员说:“你们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保全忠义的名声。”再次对孙权说:“你如果辜负功臣,我在九泉之下的阴魂,必定不会与你相见。”嘱咐完毕就去世了,当时年仅二十六岁。史官有诗赞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独战东南角,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震三江静,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应是识周郎。曾固有诗说:兵跨三江敢战争,民连六郡喜安宁。光辉寒日金盔重,血染秋波宝剑腥。眼阔尚嫌天地小,心高不信鬼神灵。疑诛于吉浑闲事,只恨东南落将星!写一首于吉的诗说:来往东吴数十年,尽知于吉是神仙。英雄不信虚无事,览镜犹然气触天。评价说:孙策的英雄气概杰出济世,勇猛锐利举世无双,他有猎奇取异的能力,志在夺取中原。然而,他和他的父亲孙坚都轻浮急躁,这导致了他们的失败。此外,虽然孙策奠定了江东割据的基础,但孙权对他的尊崇还不够,他的儿子也只被封为侯爵,从道义上讲,这是有些欠缺的。孙策去世后,孙权在床前哭得瘫倒。张昭说:“这不是将军哭泣的时候啊。况且周公制定礼法,伯禽不效仿;不是想要违背父亲,而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按照周礼,凡是遇到丧事,就要停止处理政事。当时有徐戎叛乱,伯禽停止哭泣而去征讨他们,这是因为急于处理王事而不得已啊。伯禽是春秋时鲁国的国王。现今天下还没有安定,不要只管哭泣而荒废了大事。何况现在奸雄纷纷崛起,豺狼遍布道路,却只悲哀亲戚,顾及礼制,就如同打开门来迎接盗贼,不能认为这是仁义的表现。”张昭说完,就命令孙静处理丧葬仪式的事情,随即给孙权更换丧服,让人扶他上马,就出去处理军马大事。孙权生来是方头大口,碧眼紫髯。过去有汉朝使者刘琬进入吴地,见到孙氏兄弟说:“我遍观孙家兄弟,虽然各自才华出众、优秀通达,然而都福禄寿命不长。只有孙仲谋相貌奇特雄伟,骨相体格不同寻常,必定有大贵的仪表,而且又能享有高寿。这是众人都比不上的。”当时孙权已经掌管江东大事,还恍恍惚惚不安定。有人禀报说中护军周瑜自己率领军队回到吴地。孙权说:“公瑾已经回来了,我没有忧虑了。”却说周瑜镇守巴丘,听说孙策中箭,因此赶回来。将要到达吴郡的时候,听到孙策去世,星夜赶来奔丧,在灵柩前痛哭跪拜。吴夫人出来,把孙策的遗嘱内容全部告诉周瑜。周瑜说:“我怎敢担当托付的重任啊!”吴夫人说:“江东的事情,全靠公瑾了。希望不要忘记伯符的话,那么孙氏全族都会感激你啊!”周瑜跪拜在地上说:“怎敢不效犬马之劳,直至献出生命呢!”孙权进来,拜谢说:“我愿不忘记先兄的话,和您的教诲。”周瑜叩头说:“我愿以肝脑涂地,来报答知遇之恩。”孙权说:“现在继承父兄的事业,用什么策略来守住它呢?”周瑜说:“如今英雄纷纷崛起,得到人才的就昌盛,失去人才的就灭亡。必须得到高明有远见的人,来辅佐将军,江东自然就会安定。”孙权说:“亡兄有话说,内政托付给张子布,外事都依靠公瑾你。”周瑜说:“子布是贤达之士,将军应当用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我愚钝没有才能,恐怕辜负所托的重任,愿推荐一个人来辅助将军。”孙权问是谁,周瑜说:“这个人胸怀韬略,腹中隐藏计谋。生来就失去父亲,侍奉母亲极其孝顺。他家非常富有,大量散发资财,来救济贫困的人。我当居巢长的时候,带领数百人经过,因为没有粮食,前去请求稍微帮助一下。他家有两个粮仓的谷米,各有三千斛,见到我说,就指一个粮仓给我。他平生喜好击剑、骑射,寓居在曲阿。他的祖母去世,回去葬在东城。友人刘子扬多次请他前往巢湖投奔郑宝那里,这个人没有去。将军可以赶快召见他。”这个人是临淮东城人,姓鲁,名肃,字子敬。孙权于是让周瑜去请他。周瑜奉命亲自前往,鲁肃接着他一起坐下。鲁肃问其中缘故,周瑜将孙权相待的意思告知他。鲁肃说:“刘子扬曾召唤我前往巢湖,我想要去投奔他。”周瑜说:“昔日马援回答光武帝说:‘当今之世,不只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现在我们的主人孙将军亲近贤能之士,重视有奇特才能的人。而且我听说前代贤哲的秘密论断,承接上天运数取代刘氏的,必定在东南兴起,推测形势,等到其应有的运数,最终会成就帝王基业,以顺应天时,现在正是有志之士攀附龙凤、驱驰效力的时机。我刚刚明白这些,您不必把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鲁肃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就同周瑜来见孙权。孙权非常敬重鲁肃,和他谈论,一整天都不觉得疲倦。一天,众人都散去了,孙权留下鲁肃一起饮酒,同榻而卧,脚抵着脚。到了半夜,孙权问鲁肃说:“如今汉室倾危,四方动乱,我继承父兄的剩余事业,想要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您既然来照顾我,用什么来辅佐我呢?”鲁肃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小小的愿望就是尊奉义帝却没能做到,是因为项羽是个大祸害。现在的曹操就好比项羽,将军怎么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推测,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不可能一下子就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在江东站稳脚跟,观察天下的变化。达到这样的规模,也自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为什么呢?北方确实事务繁多。趁着他们事务多,剿灭黄祖,进而讨伐刘表,一直占有长江的尽头并坚守,然后建立帝号,来谋取天下,这是汉高祖的事业啊。”真是好议论。孙权说:“现在尽力在一方,希望能辅佐汉室罢了,这话不是现在能考虑的。”鲁肃说:“古代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只是恐怕将军不愿意去做罢了。”孙权非常高兴,披衣起身道谢说:“深深承蒙您的教诲,希望能共同享受富贵!”从此,孙权非常高兴,赠给鲁肃母亲衣服帷帐,居住的用品都很丰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过去周瑜举荐鲁肃,鲁肃于是举荐一个人去见孙权。这个人因为在汉末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研究《毛诗》,精通《尚书》,通晓《左氏春秋》。侍奉母亲极其孝顺。是琅琊南阳人,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孙权见到诸葛瑾非常敬重他,拜为上宾。诸葛瑾劝孙权不要和袁绍交往,暂且顺从曹操,之后再谋取他。孙权听从了诸葛瑾的话,派遣陈震带着书信去与袁绍断绝关系。曹操知道孙策已死,商议起兵南下长江。侍御史张纮进谏说:“趁着别人办丧事而去讨伐他,这既不符合古代的道义。倘若不能取胜,就会结仇并抛弃友好关系,不如趁机厚待他。”曹操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封孙权为讨虏将军,统领会稽太守;就委派张纮为会稽都尉,带着印绶前往江东。孙权非常高兴,又有张纮回到吴地,建安三年,孙策派遣张纮向许都进献地方特产,张纮被任命为侍御史。因为要封赏孙权,张纮仍然回到吴地辅佐孙权。让他和张昭共同处理政事。在统领会稽后,缺少管理事务的人,张纮就推荐了一个合淝县长:这个人居住在上虞,是吴郡吴县人,姓顾,名雍,字元叹。他的字是因为被蔡伯喈赞叹而取的。是汉中郎将蔡伯喈的徒弟。这个人很少说话,不饮酒,为人严厉正直。孙权任命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事务。自从孙权威名震慑江东,就深得民心。却说陈震回来拜见袁绍,说:“孙策已经去世,孙权统领众人。曹操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和他结成外部接应了。”袁绍大怒,于是发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五十多万兵马,再次来攻取许昌,与曹操交战。不知道胜负结果如何。:()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