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志通俗演义百科 > 第153章 玉泉山关公显圣(第1页)

第153章 玉泉山关公显圣(第1页)

却说吴侯向吕蒙求计策,吕蒙说:“麦城的四门都有大路,我料想关公兵少,一定不会从这些路逃走。正北有险峻的小路,必定会从这条路走。可以让朱然带领五千精兵,埋伏在麦城以北二十里处;只要有敌军到来,不可与敌军交战,只可随后追杀。敌军肯定没有战斗之心,必定会奔向临沮。再让潘璋带领五百精兵,埋伏在临沮山偏僻小路,就可以成事了。其余的大路已经派遣将士把守,只有北门只用弱兵防守,关公走北门无疑了。”孙权又让吕范占卜。吕范又占卜一卦,就告诉孙权说:“这卦中显示敌人向西北逃走,今夜亥时一定能擒获。”孙权大喜,于是命令朱然、潘璋率领两支精兵,各自依照军令埋伏去了。暂且说关公在麦城,清点步军和马军士兵只有三百多人,粮草缺乏。这天夜里,城外的吴兵呼喊各军士兵的姓名,越城逃走的有很多人。不见救兵到来,心中没有办法,就对王甫说:“我后悔以前没有听你的话,现在遭遇这样危急的情况,又将怎么办呢?”王甫哭着禀告说:“今天的事情,即使有姜子牙再生,也没有办法了。”赵累说:“救兵没有到,是因为刘封、孟达按兵不动。为什么不放弃这座孤城,奔赴西川,再整顿兵马前来收复汉上,也不算晚啊。”关公说:“我也想这样。”于是登上城观察,看到北门外的小路,旗帜不整齐,队伍杂乱,就问:“从此处往北方去,地势怎么样?”一个人回答说:“这里去都是偏僻的山路,可以通往西川。”关公说:“今夜可以走这条路。”王甫劝谏说:“小路上有埋伏,可以走大路。”关公说:“即使有埋伏,我有什么害怕的!”当即下令步军和马军,整齐军装,准备出城。王甫痛哭说:“君侯在路上,小心保重!我和手下一百多人,死守住这座城;城即使被粉碎,我也不会投降。只盼望君侯尽快前来救援!”关公痛哭着分别,与儿子关平、都督赵累带领手下二百多人,打开北门,奋勇地冲出去。等到天色晚了,吴国士兵看到他们,不敢阻挡,四下逃窜。关公横着刀前进,走到初更时分,大约走了三十多里,只见地势下凹的地方,火鼓一起响起,喊声震天,一队人马出现,为首的大将是丹阳故鄣人,姓朱,名然,字义封,驱马挺枪大声喊道:“关公不要走!趁早下马投降!”关公大怒,拍马转动大刀来战。没打几个回合,朱然就跑了。关公趁势追杀,忽然一阵鼓声响起,四下里伏兵都起来了。关公不敢恋战,朝着临沮的小路跑去。朱然回军掩杀,走不动的,折损受伤五六十人。走不到四五里,前面喊声震天,一队人马出现,为首的大将是东郡发干人,姓潘,名璋,字文珪,驱马舞刀,从火光中杀过来。关公愤怒激动,挥刀迎战。打了不到三个回合,潘璋败走。关公纵马追杀,忽然四下里喊声震天,伏兵都起来了。关公不与他们交战,急忙退回山路跑。背后关平也到了,说赵累已经死在乱军之中。关公无比悲伤惶恐,于是命令关平断后,自己在前面,随行的只剩下十多个人。走到决石,两边是山,山边都是芦苇败草杂乱生长。当时五更将近,正在行走之间,喊声响起的地方,伏兵又出现了。背后朱然、潘璋的精兵掩杀过来。关公与潘璋的部将马忠相遇,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喊道:“关羽长久住在人间,现在玉帝有诏令,不要与凡夫较量胜负了。”关公听到这话顿时领悟,于是不再恋战,抛弃了刀马,父子二人归神。史官有诗赞曰:壮哉熊虎将,赳赳汉云长。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恩酬曹孟德,死报汉中王。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又有宋代贤士写诗惋惜关公说:少年为客离蒲东,济困扶危立大功。赳赳汉朝熊虎将,巍巍当世美髯公。时来官渡惊曹操,数尽临沮遇马忠。大义古今谁可及?令人哀怨泪痕红!又有史官称赞关平说:烈烈三分将,堂堂百战身。金戈冲杀气,铁马截征尘。报国忠心壮,随亲孝义淳。临沮天数尽,父子共归神。又赞美关公父子的品德,还为他们的忠诚而哭泣说:当年父子镇荆、襄,吴、魏何人敢跳梁?权欲连和求配偶,操将迁国避锋芒。子凭胆勇宁三国,父仗神威定八荒。不意吕蒙施诡计,可怜忠义一时亡。又有称赞关云长父子忠义的诗说: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自从关公父子归神之后,他们所骑坐的赤兔马被马忠所俘获,马忠将其献给了孙权。孙权就把这匹马赐给马忠骑坐,把关公的刀赐给了潘璋。那赤兔马好几天都不吃草料然后死去了。却说王甫在麦城中,浑身发抖心惊肉跳,就问周仓说:“我夜里梦见主公浑身是血污,站在我面前,急忙询问他,忽然就惊醒了,不知道主公是吉是凶啊?”正在说话间,有人禀报说吴兵在城下,拿着君侯父子的刀和马前来招安。王甫非常吃惊,和周仓登上城墙去看,果然是这样。王甫仰天大叫一声:“君侯的英灵知道吗?我没有办法支撑了!”说完,就跳下城墙死了。周仓也自刎而死。于是麦城就全部归属于东吴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且说关羽的魂魄不散,悠悠荡荡,乘云而飞。忽然到了一个地方,是荆门州当阳县的一座山,名叫玉泉山。山上有一位僧人,法名普净,原本是汜水关镇国寺的长老。当时他云游天下,来到这座山,见这里山明水秀,便在这里结草为庵,每天坐禅参道。只有一个小行者,时常下山化些斋饭,供养师父。这天夜里,月白风清,正值三更时分,普净禅师正在庵中坐禅,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大声呼喊:“主人在哪里?”禅师让行者去查看,只见空中有一个人,骑着赤兔马,提着青龙刀,左右随从着两位将领,口中不停地呼喊着刚才的话。行者回来禀报禅师,禅师知道这是关羽和关平、周仓。等云头飞到庵前,禅师用手中的拂尘敲击座位说:“颜良在哪里?”关羽听到这句话,英魂顿悟,立即落下云头,下马叉手站在庵前说:“我的师父是谁?希望能告诉我您的法号。”禅师说:“昔日在汜水关前的镇国寺中,我曾与你相会,今天怎么就不认识普净了呢?”关羽说:“我虽然愚笨,但希望能听清您的教诲。”禅师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切都不必再提,只说你今天的行为:以前在白马隘口,颜良并没有等待与你交战,你却突然刺杀了他,这个人在九泉之下,怎么会不怨恨呢?今天吕蒙用诡计害你,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你又何必在这件事情上疑惑呢?”关羽于是听从了他的话,进入庵中讲论佛法,随即拜普净禅师为师。后来,关羽常常显圣,乡人多次感受到他的应验,因此就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庙,四季祭祀。后来的《传灯录》中记载:大唐高宗仪凤年间,开封府尉氏县有一个秀才,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三次呈上万言策,都没有被选中,于是就出家了,法名神秀,拜蕲州黄梅山黄梅寺的五祖弘恩禅师为师,学习大小乘佛法。后来四处游历到了玉泉山,坐在一棵怪树下,看见一条大蟒蛇,被风簇拥着快速而来。神秀端正地坐着一动不动。第二天,在树下得到了一藏金子,就在玉泉山上创建了道场。于是问乡人:“这是什么庙宇?”乡人回答说:“这是三国时期,关公显圣的祠庙。”神秀拆毁了这座祠庙,忽然阴云密布,看见关羽提着刀骑着马在云雾之中,来来往往地疾驰。神秀仰起脸问他,关羽详细地讲述了前面的事情。神秀就破土建造寺庙,让关羽安心享受为本寺伽蓝的待遇。至今这里的古迹还在。神秀就是六祖。相传说:关羽在活着的时候,敬重士大夫,抚恤下人,有互相斗殴辱骂的人,到关羽面前告状,关羽用酒调和他们。后来的人争斗,不忍心去告发处理,常常说:“恐怕冒犯了爷爷啊!”当时的人因为这个,不忍心频繁亵渎他。所以从古至今,都称呼为“关爷爷”。张飞平时性格急躁,虽然尊敬上层人士,但不抚恤下人。凡是有士兵争斗的,到张飞面前告状,不管是非曲直,一并都杀掉。后来的人因此不敢告发处理,只是害怕被斩杀。所以关羽的为人,百姓不忍心冒犯;张飞的为人,百姓不敢冒犯:他们就是如此被人敬重。后来在宋朝崇宁年间,关羽出现显圣,所以被封为崇宁真君。因为解州盐池的蚩尤神作乱,是靠关羽的神力破除的。后来历代加封他为义勇武安王、崇宁真君。到现在还显圣,保护国家佑护百姓。称赞说:忆昔将军起解良,虎躯九尺有余长。眼如丹凤朝天柱,眉若卧蚕侵鬓傍。髯拂乌云吞晓日,面如重枣轻秋霜。马骑赤兔追电影,刀偃青龙喷雪光。桃园结义过山岳,世同生死共刘、张。开基剿灭黄巾寇,勇烈英名播四方。酒尚温时华雄丧,马恰到处车胄亡。不降曹公只降汉,一宅分为两院墙。曾于官渡施神勇,立诛文丑刺颜良。千里独行世莫比,五关斩将谁敢当?古城重会表忠节,挝鼓之中斩蔡阳。华容道上酬恩德,荆州城内镇边疆。单刀赴会真豪杰,水淹七军妙度量。操欲迁都避锐气,吴欲求亲宁荆、襄。吕蒙一旦施诡计,白衣摇橹渡关防。麦城守困军旅散,临沮父子魂渺茫。玉泉山头夜显圣,解州城内神昭彰。历代加封赠尊号,崇宁年间朝宋皇。生作三分熊虎将,死为义勇武安王。自从关公父子归神之后,孙权将荆州和襄阳的兵马全部收归己有,并将关公父子的信息用于招安各地的人民。忽然有人来报,说张昭从建业赶来,孙权召他进来询问。张昭说:“如今主公杀了关公父子,江东的灾祸不远了!昔日,此人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之时,发誓同生共死。如今刘备已经拥有两川的兵力,又有诸葛亮的谋略,还有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的勇猛。刘备如果知道他的兄弟被杀,一定会发动倾国之兵来为他们报仇。刘备奋力死战,东吴怎么能够抵挡呢?”孙权听了非常惊慌,以至于跺脚说:“我失算了!现在该怎么办呢?”张昭说:“主公不要担心。我有一个计策,可以让西蜀的兵马不侵犯东吴,荆州也会像磐石一样安全。”孙权问:“有什么好计策?赶快告诉我,以安定国家。”且看张昭说出什么计策来,究竟如何,下一回便见分晓。:()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