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东汉不需要三国(全) > 第85章 蔡邕嫁女洛阳乱(第1页)

第85章 蔡邕嫁女洛阳乱(第1页)

董氏家族在朝堂上公然杀害伍孚,这一举动犹如晴天霹雳,彻底践踏了朝堂重臣们视为生命的尊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每一位重臣的心中都涌起了难以言喻的不安。曹操、袁绍、袁术等这些手握重兵的权臣们,在目睹了这一场血腥的事件后,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如潮水般涌来。他们深知,董氏家族已经不再有所顾忌,他们的权力和生命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于是,他们开始悄悄地策划,暗中将自己的家人和亲信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免在未来的风暴中受到牵连。在安排好家人的退路后,他们心中的顾忌便少了许多,开始谋划着如何利用手中的兵权与董氏家族展开一场生死较量。而朝中的其他重臣们,他们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他们有着敏锐的政治头脑。他们深知,单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外部的支持。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城外的丁原部,丁原手握重兵,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对抗董氏家族的力量将会大大增强。丁原是一个执拗的人,他信奉皇权至上,没有圣旨和虎符,他是绝不会轻易出兵的。然而,如今的皇帝下落不明,圣旨和虎符也无从寻觅,这让重臣们陷入了困境,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说服丁原加入他们的阵营,但都收效甚微。丁原坚持认为,没有合法的诏令,他不能擅自行动,否则就是对皇权的亵渎。一时间,重臣们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焦虑之中,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让丁原站在他们这一边。此时,这些重臣们开始后悔起来。他们意识到,当初如果刘辩这个傀儡皇帝还在,他们便可以凭借着皇帝的名义,掌握着大义的名分,与董氏家族进行对抗。可如今,皇帝不知所踪,他们失去了这一重要的筹码,做起任何事情来都感觉不顺畅,处处受到限制。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决策,为什么没有在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意识到,在权力的斗争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如今,他们只能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寻找着一线生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机会,一定能说服丁原,共同对抗董氏家族。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利益,也是为了整个朝廷的稳定和未来。他们必须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找到出路,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毁灭。目前的情况是,皇帝已经失去了踪迹,行踪不明,而董氏家族将何太后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在皇宫里面,能够真正当家作主、拥有决定权的,唯有太皇太后以及皇子刘协。如此一来,董氏家族便依仗着所谓的大义名分,在朝堂之上愈发肆无忌惮地行事,其行为蛮横的程度也不断加深。因为那第一次拥立刘协成为皇帝的决策最终遭到了否定,未能得以顺利实施,而董重手中不但掌控着董卓,还握有那刚刚取得了辉煌胜利的西凉大军。这样的状况使得他们的权势在整个朝野之中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几乎无人可与之抗衡。他们以清理伍孚的党羽作为幌子和借口,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清除异己的行动,大搞结党营私那一套。由于其他的世家大族在之前就已经将何进架空,并且还掌握着兵权,那些真心忠于汉室且毫无私心杂念的大臣,早就已经被架空,没有了实权。因此,他们首先就对那些忠诚于汉室但又无法被拉拢过来的大臣下手。这些大臣本就对汉室忠心耿耿,在他们心中,只有国家和君主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根本不会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与董氏家族同流合污。董氏家族自然也深知这一点,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大臣不会轻易地被他们所收服,于是便决定先将这些忠于汉室的大臣铲除,以免日后他们成为自己权力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在这场清除异己的行动中,董氏家族展现出了他们残忍和冷酷的一面。他们丝毫不顾及这些大臣曾经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也不顾及他们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只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诬陷这些大臣与伍孚的党羽有勾结,然后将他们一一逮捕、审讯,甚至处以极刑。许多无辜的大臣就这样被冤枉地杀害,他们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与此同时,董氏家族还不断地加强对朝廷的控制。他们安插自己的亲信和党羽进入各个重要的职位,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他们还通过各种手段搜刮民脂民膏,充实自己的腰包,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太皇太后和皇子刘协虽然名义上是皇宫的主人,但实际上却只是董氏家族手中的傀儡,根本无法对董氏家族的所作所为进行有效的制约和反抗。清除异己的活动仍然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这使得洛阳城一片怨声载道,人人都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众大臣们都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退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而卢植的府上也在第一时间就被大批军队所控制,因为他们认为卢植将皇帝带走肯定是别有深意,董重便打算第一时间拿卢植的家属来开刀。不过,董卓之前曾在卢植手下参与剿灭黄巾军,彼此之间是有一定交情的,再加上卢植毕竟有着极大的名望,尽管他们将卢植说成是劫掠皇帝的叛贼,可实际上还是有所忌惮的。再加上卢植是马超师傅这层关系,董卓并不愿意因为卢植的家眷而与马超产生决冲突,基于以上原因,董卓并没有遵从董重的吩咐,所以卢植家里周边被大量的重兵严密看守着。实际上,虽然府内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但府内倒也确实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他们的家眷。卢夫人将卢毓和卢婉带在自己身边,她们都在一个小院落里,有典韦整日不卸铠甲地把守着,她们完全无法接收到外面的任何消息,只能在无尽的恐惧之中度日。而蔡邕也意识到洛阳即将陷入大乱之中,于是便提前进行安排,打算提前履行蔡文姬和卫仲道的婚约,将蔡文姬嫁给河东卫氏。河东卫氏其实对蔡文姬颇有一些不满,因为之前在掩护皇帝和卢植碰面的时候,拿蔡文姬当了幌子,被传了出去,他们便认为蔡邕是谄媚讨好,利用了蔡文姬魅惑皇帝,蔡文姬已经妇德有失。虽然卫家对此事有意见,但是河东卫家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又不愿意仅仅凭借传闻和臆想就轻易毁掉婚约,就这样别别扭扭地将蔡文姬迎娶了回去。蔡文姬虽然父命难违,心中即便有着万千的委屈,也只能无奈地遵从父亲的意愿。蔡文姬嫁到河东卫家之后,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来卫仲道病情严重,他们又觉得蔡文姬已经妇德有失,对她颇有微词,所以就没有将她真正当作一个儿媳看待,卫仲道也一样没有与她圆房,而是将她冷冷地搁置在一旁,蔡文姬只是每天维持着正常的生活罢了,卫家人表面上做足了表面功夫,实际上却如同将她像一只囚鸟一样幽禁在府院里,根本不允许她出去。蔡文姬面对这样的情景,只能暗自落泪,独自黯然神伤。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具体蔡文姬后续如何,以后再做描写。:()东汉不三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