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滇王什么意思 > 第32章 屈原论道舌战群儒下(第1页)

第32章 屈原论道舌战群儒下(第1页)

屈原稍顿片刻后,详细答道:“天时者——秦国,春秋末期乃一穷僻小国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远不如其他诸侯国。秦孝公嬴渠梁继位后,奋发图强,揽得天下奇才商鞅并重用之,商鞅从农耕、军事、法治、集权四大方面积极变法,大启自强型改革。前后二十余年时间,便坚固了以重农主义为取向之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之集权政策、以削弱旧贵族倡导平民主义为取向之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之依法治国政策。当其他国家还在为强国、富国绞尽脑汁时,秦国便一跃超过了魏国、赵国、韩国、燕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实现与齐国、楚国以‘三强之国’并列于世,奠定了问鼎中原之基础。眼下之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强兵,百姓乐用,诸侯亲服,举地千里。由此观之,秦国已占据鲸吞六国之天时。”

“地利者——”说到此处,屈原一跃跳上讲台,来到悬挂于讲台上的那幅大地图前,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兵法云:‘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

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必胜,不知此而用战必败。’诸位请看,华夏大地,地势西高东低,战国七雄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均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唯有秦国位居高原,地势高悬,控扼大河上游,对东方六国构成‘以高凌下’之态势。在战争中,这种地势高低之差异,必然转化为行军、辎重运输等方面之优势,转化为军事之主动权。世人皆知,秦国之根基心腹在关中,周遭被高山江河环绕,形势险固,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也!”

此时,众人早已屏气凝神,竖耳倾听,屈原稍顿片刻,继续在地图上比划道:“秦之关中,东据华山,华山地近大河转弯处,山势如刀削斧劈,自古以险峻驰名于天下,华山乃秦国防御与控制东方之前沿据地;秦之关中,南有秦岭东西横卧,秦岭西起陇首,东至函谷,长达八百余里,山峦重叠,断崖如壁,山高谷深,弯曲盘亘,乃天下之大阻;西有陇山,山势陡峭,曲折险峻,登山巅望秦川,阔野如带,是渭水平原与陇东高原之天然屏障;北面是高原向关中下降形成之一系列低山,有岐山、尧山、黄龙山、嵯峨山

、子午山,以上诸山虽不比华山、秦岭、陇山高大险峻,但屯兵扼守,亦不失其防卫关中之要冲。秦之关中四面山河险阻,对外往来只能依靠穿越大河山岭寥寥数条通道,秦国又在各主要通道上立关设守。诸如:东之函谷关,北枕大河,南依高山,控制关中与中原之交通咽喉;东南之武关,扼守秦岭与商洛山之阙口,掌控从东南进入关中之通道;西南之大散关,遏制秦岭与陇山之缝隙。战乱一起,秦人只要死死守住几个险要关口便万事大吉,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由此观之,秦国已占据鲸吞六国之地利也!”

听到此处,众人已觉后背冰凉,一阵唏嘘。秦国所占之地利,真乃六国之公敌也。

屈原离开地图,跳下讲台,走入士子中间,继续高声论道:“而人和者——商鞅变法之根本目的在于壮大国力,在富国之基础上实现强兵,进而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商鞅通过在秦国变法,对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皆带来积极重大影响,比如:鼓励农耕,以农为本,农兴则国兴;奖掖军功,以战养战,让农耕与农战相结合;改革政治,设置县郡,集权中央,使中央对地方如臂指使;法令严厉,公私清透

,举国上下皆依法断事。如今商鞅虽死,其精神不灭,思想不灭,智慧不灭。如今之秦国,法令稳定,民心团结,国力凝聚,凡此种种,秦国已占据鲸吞六国之人和也!”

说道此处,举座静默,无人申辩,屈原举手高呼:“天下大势如此明朗,天下危局如此清晰,难道大家还不明白,唯有秦国,才是各诸侯国之公敌么?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生不得安宁,若齐国不出兵援助五国,必会弱化同盟合纵,从而鼓励秦国得寸进尺。久而久之,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必然会威胁到齐国自身之安危。一言以概之,山东六国必须联合而伐秦,方为不亡之道也!”

屈原说到此处,早已挤入堂下士子们中间拼座的庄蹻突然起身猛烈鼓掌,高声喝彩道:“屈原先生说得精彩,说得透彻,可谓扫尽众人心中之疑云阴霾哪!”庄蹻一起身,鼓动在座士子们纷纷起身,大家七嘴八舌赞叹道:“确是精彩之论哪,说得太好啦,山东六国必须联合而伐秦!”屈原躬身致礼,礼行一圈后,便举手示意大家坐下,走到慎到身前致礼道:“慎太傅当知,若能与强国结盟,强国能王,则我必为

霸,强国不能为王,也可避其兵,使之无伐我也。若强国事成,我可霸业天下,若强国事不成,犹之厚德我也。强强联合,圣人之计也。只可惜哪,齐王难见矣!”

屈原说到此处,突然听到讲台屏风后面传出爽朗大笑声,紧接着便从屏后面走出两人。屈原定睛一看,其中一人便是孟尝君,另一人身穿王服,头戴王冠,此人定然是齐王也。

孟尝君见到屈原便拱手施礼:“多日不见,屈原先生别来无恙啊!”

屈原回道:“见不到你们大王,屈原寝食难安也。”

只见另一人又是一阵爽朗大笑道:“屈原先生,让你久等了。先生适才高论,令寡人茅塞顿开啊!”

“莫非阁下便是齐王?”屈原明知,却故作惊讶而问。

“正是寡人也。”头戴王冠者大手一拱,“多日未接见楚国使团,怠慢了诸位,寡人在此给屈原先生赔罪了!”

“齐王大礼,屈原实不敢当!”屈原忙躬身回礼

,“在下曾闻耳聪者听于无声,眼明者见于无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也。且明哲消祸于未来,知士闻利则虑害,见微知著耳。若齐王能独观天下大势,明于安危之机,与楚国达成结盟,则可削秦之患于无形矣!”

齐宣王笑道:“寡人既然出来见先生,自然是同意与楚国结盟了。今日论学,至此结束,诸位各自回去准备,寡人决意,今日晚间便在朝堂上设宴恭迎屈原先生,恭迎楚国使团!”齐宣王说完,已携孟尝君而去。屈原深躬施礼送别,已是热泪盈眶。

众人起身散去后,屈原再次与台上的孟子与慎到施礼作别。

屈原与庄蹻并肩离开学宫,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国宾馆走去,脸上终于现出阴霾过后的笑容。屈原一路感慨:“庄蹻啊,这次你可是立了一件大功。若不是你不畏严寒,扮作乞丐日日守在道旁,今日如何能见到齐王啊!”

庄蹻回道:“先生,这便是庄蹻所说那愚笨办法了,我虽在老树下守到了齐王,却是先生舌战群儒,一番高论,气势磅礴,最终征服了齐王啊。”

屈原笑道:“这哪是愚笨嘛,分明是你用诚意感动了上苍,才让我们有机会见到齐王。这次,咱俩终于可以给宋玉与景差带去一个惊喜了。”

两人说笑着,脚步轻快,往国宾馆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