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国医无双老胡十八 > 第495章(第1页)

第495章(第1页)

“谁说不是呢,咱们杏花胡同的好多老人家们,都走了。”顾妈妈叹口气,“你还记得高大妈老两口吗?上个月她侄儿进城报丧,说是去了,享年72岁。”

清音当然记得,她儿子小高她都还记得。

“还有后院挺讨厌那个丁大妈,也中风了,她以前不是最得意她会生吗,一门子全是儿子,结果她一中风,儿子们都跑了,不敢沾边,街道办看不过眼,让他们兄弟几个轮流照顾,丁大妈以前多厉害一张嘴啊,现在却被几个儿子儿媳嫌弃得垃圾似的,这家住一个礼拜,那家住一个礼拜,尿了拉了也没人管。”

清音也记得,丁大妈的嘴是真的很刻薄,自己这种“没生出儿子”的,可没少被她奚落,这命运的回旋镖也扎到她的身上了。

“还有柳老太,上个月听说又中风了,这是二次中风,医生说估摸着是下不了床了。”顾妈妈叹息一声,年纪大了,对以前的“仇恨”似乎都能一笑置之,只剩唏嘘,“红云和红星现在都怕了她,不敢再把她接家里去养老,姐妹俩凑钱请了个保姆,给她租了个小平房,饿不死就行。”

其实清音觉得,就这,都是俩闺女有良心,以她压榨三个闺女的过往,老年还能得到照顾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对了妈,前几天遇到姚大姐,她说上面有消息,咱们杏花胡同好像要拆迁改造,改成啥工人小区,以后大家还住这一带,见面机会不少。”

杏花胡同里住的人实在是太多太杂了,还多数都是附近几个国营大厂的职工和家属,刘厂长已经向上面反映过很多次,说工人们居住条件不容乐观,而书钢场地就那么大,想要再盖一批家属楼出来也不可能,只能指望政府想法子。

“这不法子就来了,说是区里研究过,把杏花胡同这一带的大杂院推掉,全部改建成楼房。”

顾妈妈一面为老街坊们可以预见的美好生活而高兴,一面又担心:“咱们梨花胡同也改建吗?”

说实在的,住惯了独院,她还真不想搬进楼房,面积小了不说,关键是不能再栽花种菜,养狗也不方便,她老胳膊老腿的爬楼梯更不方便。

“我听姚大姐的意思是只改建杏花胡同到书钢和机械厂这一片,刚好到咱们梨花胡同就不改了,因为这边独院居多,住的人口也不算多。”

而且涉及产权啥的,也不好处理,大杂院里住的因为都是工人,有些房子的产权至今还在厂里,很好解决,阻力也小。

顾妈妈这才彻底高兴起来,“好好好,改了好啊。”

他们家现在在杏花胡同有两间房,而且都是有产权那种,到时候要真能分配两套小面积的楼房给他们,也是好事一件,谁会嫌房子多呢?

“我就说奇怪呢,最近怎么那么多老街坊想买房子的,以前我和安子买房子,他们还笑我们乱花钱,现在想买,价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番……原来是要拆迁了,大家伙的耳朵可真灵。”

清音自然是更喜欢住独院,但要是真有分配楼房的机会,“妈你留意一下这个消息,到时候看能不能加点钱,咱们置换两套大点的,楼房嘛,以后年轻人说不定喜欢住,给小石头和鱼鱼一人一套,咋样?”

顾妈妈一拍脑门,“哎哟喂,还是音音机灵,我都没想到这茬,你放心,我一定上心,到时候置换要补多少钱我来出,是我这当奶奶的给两个孙孙准备的房子,你们谁也别跟我争。”

清音笑着答应,两家人没少孝敬她,老太太手里有钱呢!

她爱花在孙孙们身上,她开心就好。

俩人正说着,顾安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一进门也顾不上吃饭,“清音同志,我这边有个情况比较特殊的病人,需要你帮忙。”

清音一下子精神起来,“你说。”

“何局长家老太太,今年八十高龄,本就身体不好,一直在老家修养,最近何局长去世的消息一直没告诉她,但看老太太似有察觉,病情恶化,如今已转入特护病房,西医那边让准备后事,但我……想让你去看看,就当我为他尽最后一份心。”

这次出差,他先去看那个小孩,其实也不小了,公安大学毕业,当上一名刑警,似乎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他的父亲保家卫国,他也走上了这条路。难怪前几年有一次联系何进步的时候,他时而忧愁,时而又骄傲,就是儿子不听劝要考公安大学那个时候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