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全文 > 第 15 章(第1页)

第 15 章(第1页)

曹国公李文忠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哈哈道:“能走出这一遭,你的废物称呼也不是那么做实嘛?”

“所以,爹,你在开心什么?不是那么做实,但我还是败了,败了!”十一岁的李景隆气得眼眶红红,将手上的兵书甩在地上,“这兵书不看也罢。”

画幕又在继续说着,李景隆见他爹没注意到他,又偷偷地将地上的兵书捡起来,颇为爱惜地抚了抚,小心翼翼地塞在怀里。

【燕军左翼大宁的骑兵被打得惨败,而留守在燕军左翼的陈亨本人身负重伤。

而燕军后军的房宽和刘才得到消息,立刻率领了后军赶来支援了。

朝廷右翼的辽东和山西铁骑杀得正欢,一鼓作气,直接把燕军后军的房宽和刘才给打败了。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了,燕军后军防备直接空虚了,至此燕军的左军、后军连遭重创,那么朝廷的右翼军直接打通了燕军正后方前进的最短通道。

战况到这个进程,我们来锊一锊,朝廷的前军对阵燕军的前军,朝廷的左翼军对阵燕军的右翼军,朝廷的右翼军直接将燕军的左翼军、后军打败,此刻正从燕军的正后方往前打,也就是说燕军被包抄了。

燕军情况不妙啊!!!】

朱元璋哈哈笑:“老四,你不妙了啊。”

朱樉:“瓮中捉鳖!”

朱棣:“呵,都说我是永乐大帝了。再不妙,也是被我解决了。”

朱樉:……靠!

这后世人好像在对老四欲抑先扬。

【朝廷右翼军的辽东铁骑、山西边骑将燕军的后军干得溃败。

中军朱棣得知这一消息,不得不从自己的中军预备军里抽出一部分兵马亲自去支援后军,而将中军留给里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

总不能真的让朝廷的右翼军从正后方打到燕军前军的阵地,那才真的叫前后夹击了。

这里插播一句,曾经有史料记载,燕王朱棣率领骑兵去支援后军时,打到身边只剩自己一人,靠着爬到山坡上假装做出招呼援军的姿势导致朝廷军这边以为有援军才一时犹豫,错过了诛杀燕王的绝好机会,而且这个一时犹豫的人是李景隆。

这里主播诗诗要给李景隆正一下名,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李景隆直到白沟河之战失败前他都在朝廷中军的位置,他与燕军的后军处(朱棣处)相隔了十几公里地,是不可能突然就空间大挪移,直接蹦到朱棣眼前去了,然后说是因为他的犹豫错过了诛杀燕王的机会。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史官要把白沟河之战失败的原因硬扣在李景隆头上的念头有多坚决了。

为什么呢?因为史官不可能说建文帝朱允炆实在太废,所以这个黑锅必须得有人来背,来证明朱允炆是被奸臣所误。】

“史书都来后来者写的,这样做并不奇怪。”朱元璋点评道。

“哼~”朱棣冷冷哼道:“我可不想史书这般抹黑我的对手,搞得好像我赢了白河沟之战是因为对手太废,而不是我实在太强。”

朱棣自觉身为永乐大帝,自傲点是必须的。

朱标乐呵呵地笑了笑,“我们看看四弟接下来如何绝处逢生吧?史料的事后世人不知改动多少回,这些根本无从深究。”

【回归正题,前面我们说到朱棣抽走了一部分中军骑兵来支援燕军后军,所以在朱棣的帮助下,被朝廷右翼的辽东铁骑和山西边骑军痛打的燕军左翼军、后军稳住了后脚。

这个时候,留守中军的朱高煦直接将中军剩下的预备队还有蒙古骑兵一股脑地带到了燕军后军处,父子将前后军的军报做了交流。

另外燕军的其他将领比如燕军右翼的李彬,以及截杀朝廷前军右翼的朱能,前军的张玉等人都在拼死作战,抵御着来自朝廷猛将瞿能,郭英、俞通渊等人率领的凶猛进攻。

这个时候的燕军等于是即将被瓮中捉鳖了,四面八方都在扛。

而对此时局面明显有胜算的朝廷军来说,此刻最佳的策略就是尽快合围燕军形成最大的交战面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数量上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使得兵力较少的燕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简单来说,就是将燕军围起来,还要将里面被围起来的燕军打散,使他们拧不成一股劲儿。】

“这后世女子说的确实是对的。”朱元璋继续道:“古往今来,有多少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是那少数的士兵拧成一股劲往一个缺口冲,将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