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全文 > 第33章(第1页)

第33章(第1页)

战况到这一步,武将们都皱起眉头。

耿炳文神情惊讶又迷惑,“燕王为何不与真定、或者德州一战?反而一直往南,往南根本越不过江淮线的。”

傅友德也点头,“往南那么多层防御线,燕王怎么直愣愣往上碰?”

“会不会正是因为北平距离都城太远,老四想要在北平和都城之间攻下一个大城,作为燕军中转处?"朱标眉心微蹙,猜测着。

朱棣直接道:“不是,那没有任何意义,这个中转处打下来,往北距离北平太远,往南距离都城也远,且深处朝廷腹地,只能腹背受敌,打下来也迟早会被收回去,那是无用功,完全没有必要打。”

难不成,真的直取都城!这个想法再次出现,众人又再次坚定地否定了。

朱元璋懒得猜测,直接喝道:"惠子,那你到底要做什么?"

朱棣一顿,其实他还真不知道,毕竟他现在还不是将来的“永乐大帝”,此刻他只能乖乖地闭嘴。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心里冷哼一声,啥啥都不知道,还得是天上花幕说的那个“燕王朱棣”才是他老朱的儿子。

【燕王朱棣南下再次抵达馆陶这一位置后,直接绕过城墙坚固的东昌城,直扑济宁。

在馆陶的时候,有一名骑兵失去了坐骑,又生了病,燕王朱棣本人将自己的附属从马送给了这位骑兵,或许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后世人来看,这其实是很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1

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君与臣之间是有很大阶级之别的,燕王朱棣这样做,他的将士简直感动不已,更加为其死心塌地,赴汤蹈火。

我们前面说了,徐州到济宁是朝廷的运粮大动脉,是德州兵团的补给线,所以这一次的第一站,便是这补给线。

燕军绕过东昌之后,沿着这条补给线对沿途的各个据点进行活力攻击,而这些据点的粮食、兵器等等全部被燕军搜刮一空,朝廷驻扎在此处的将领也被生摘。

到这个时候,真定兵团已经发现燕军从德州、真定之间的豁口已经穿过去,南下了。注意这里,率先发现的燕军行军轨迹的是真定,而不是德州!

>

……这画幕上的女子可真是会吊胃口。朱元璋气哼哼的,心里尽是不满。

【真定兵团见燕军这一波直接南下,立刻猜到燕军一定是像上次一样准备将两条补给线给扼住,简直吓死真定兵团了,补给线被燕军卡住的噩梦再次来了。

燕军又特么的抢人家碗里的粮食,真定兵团简直心态爆炸,主将平安、吴杰、陈晖迅速出兵,真定兵团简直倾巢而出,并派人通知德州兵团。

这一刻,平安等人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江淮线有水师、四个重兵囤积地,再加上正从真定而下的真定兵团,几乎举全国之力,预备将蹿入朝廷重兵国结网的燕军一举打尽,若成功,靖难之役便能结束了。

想法很美好,听起来也确实可行,因为燕军就是在人家的腹地内,但现实可是很骨感的捏~】朱元璋看着画幕上恍似幸灾乐祸的女子,狠狠皱起眉头。

天罗地网,燕军尽在包围之中,燕军上边真定、德州正往下,凤阳、淮安等兵力可以往上,靠海有水师,几乎可以说时燕军正要面对四面八方集结而来的朝廷兵马。

燕军要如何突出重围?

大殿上武将气氛凝重,靖难之役越看越是一场惊艳绝伦、空前绝后的战役,一场场战役下来,武将们觉得以往自己行兵打仗的固有的策略被击破了,他们匪夷所思,战,居然还能这样打。

【真定兵□□兵通知德州兵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算近,所以是有时间差的,等德州兵团接到消息的时候,燕军早就已经将济宁城打下来。

之前说过华北平原经过“、金、元”三朝的唾唾后,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所以固若金汤的城池特别少,济宁当然也不例外。

济宁的城池羸弱,燕军仅仅只用了个把时辰就打下来了,济宁守军全军夏没。

而济宁城是南北运输大动脉的一座城池,里面国积了大量的粮食、辎重、兵器饿、械甲等等,这些东西同样像之前的沿途的据点处一样,被燕军搜刮一空。

搜刮完了,发现有些带不走,燕军直接一把火烧了,然后立刻率军离开济宁,再次火速南下。】

朱榈不解:“这济宁城明明打下来了,而且济宁也是南北运输大动脉经过的城市,为什么老四不把济宁城占据下来?直接丢弃了?"

耿炳文等人也

在思考这个问题,燕王一想行军策划都极其灵活多变,诡异莫测,但很明显呢,这济宁城摆着的,多好的地理位置,只要后期加固城墙,这未必不是一个很好-->>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