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首富从1997开始 > 合作编辑找个安保经理 (第3页)

合作编辑找个安保经理 (第3页)

林妍:“徐编辑,我想清楚的。我只喜欢写作,不太会宣传自己的作品,也不了解出版业内的行情,不认识有名的公司和出版社。这方面你比较熟,你是专业的,你来操作就能更充分地把利益最大化。”

她现在只是自己四处投稿,还因为是新人被压价,如果有徐珍珍帮她运作,稿费会高,还会有额外的宣传,到时候就更容易打开市场。

徐珍珍笑道:“爽快,我果然没看错你。”

她们具体聊了一下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她免费帮林妍提供思路、市场动向、帮忙聊思路故事情节、帮忙发掘故事闪光点加以发挥等等,她还会帮忙找知名作家写序、推荐等等。

“反正对作品有利的事儿,只要我想到的我就去做,我想不到但是人家做的,我也去做!这点……”她朝林妍笑道:“写在我们的合作协议里。”

林妍同意。

接下来谈合作分成。

业内的惯例是税后稿费三七或者二八分,这个要看作家知名度以及编辑的能力。

因为林妍是第一个把长篇小说全权交给她运作的,所以徐珍珍愿意二八分。她笑道:“咱们第一本合作看看成效,到时候如果你满意我的工作,我们就继续合作第二本,那时候你再给我涨两个点。”

林妍自然同意,就按照徐珍珍的提议,她也没有再多给。

初次合作,还是先看效果,如果运作得好大家有钱赚,其实也不在乎22还是25,哪怕30也不是不能接受。

她在乡下信息不灵通,自己运作实在是不方便,如果有专业人士帮她负责这些业务,那自然好。而且有懂行的专人运作,比她自己随便找地方投拿到的钱肯定多,后续加印也有保障。

其实她一下子就听出来徐珍珍应该是初涉此列,她之前可能有合作的作者,但是没有这么全面,顶多介绍一些出版机会拿一点佣金之类的。

没关系,徐珍珍是初次做,她也是初次,大家都是新手,互相进步。

她之所以愿意和徐珍珍合作,自然也是因为聊得不错。

徐珍珍虽然个性跳脱,有点一惊一乍,但是她感觉得出,徐珍珍活力十足,乐于接受新事物,是新生代的编辑,比那些年纪大比较古板的编辑更适合她。

毕竟以她重生的思维,她真的写不了那种传统立足现实行业类的作品。

她被后世各种苏爽文思路浇灌的已经无法忍受主角要经历各种憋屈才能一点点地取得回报。

诚实点说,她喜欢立足于现实背景却又超脱于现实约束的偏意淫类作品,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要是让她写那种真正的乡土文学,她可以写,但是会写得比较痛苦,她宁愿写浪漫色彩的乡村奋斗故事。

两人谈妥,徐珍珍就拿出她早就拟定好的协议,两人又商量一番,把需要修订的地方直接电脑里重新修订,然后打印一份,两人各自签名摁手印。

杂志社有一台电脑,老编辑都不会用,徐珍珍却两天就学会,现在基本都是她再用。

林妍:“为了码字方便,我们也买了一台二手电脑回去用。如果有了电脑,以后我们县里再能拨号上网,我们联系就方便多了。”

她推测既然省城和市里都有电脑上网,机关单位也都配了,县里不应该无动于衷,怎么说县政府也得配两台吧。

如果县政府配了电脑和互联网服务,那老百姓就可以紧随其后也安排上。

当年电话就是这样普及的。

就算暂时不普及,等县政府能上网,她打了文稿就可以去那里借用网络发送给徐珍珍。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这个人脉还是有的。

徐珍珍只替林妍运作长篇,短篇方便且价格便宜,她就让林妍自己投稿,另外给了林妍几个国内杂志社编辑的联系方式。

她笑道:“我会帮你写推荐信,这样只要你投稿他们基本都会用的。”

徐珍珍每个月都收到林妍两篇稿子,已经对她的文笔和故事非常有信心,只要林妍投稿那必然是深思熟虑写得不错的。

为了不让韩慕阳担心,林妍婉拒了徐珍珍请吃晚饭的提议,她和三宝先去魏明帅单位。

韩慕阳已经把电脑装好系统和林妍打字需要的软件,正对着计算机书写试着写简单的程序。

魏明帅下午有事出去忙,办公室另外来了两个年轻文员在对着林妍写的技巧总结研究word软件。

他们看到林妍回来也跟她请教几个问题,魏明帅并没有跟他们说林妍是乡下来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脑,他们还以为韩慕阳和林妍都是魏明帅从大学请来的高材生,专门指导办公室电脑的呢。

他俩是学文科的,除了电脑和林妍有不少共同话题聊。

“林同学,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