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穿越成大唐李恪为主角 > 第90章 反击李恪杀疯了(第1页)

第90章 反击李恪杀疯了(第1页)

看到那厮的嘴脸,李恪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心里面已经极为不爽。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世民的问题,他却必须要回答。坐在上首的李世民,虽然不看好李恪的治国才能,不看好他的诗词歌赋等等一大堆闪光点,唯独很欣赏自己的儿子在经商方面的天赋,以及处事的睿智。只不过,人心不是一天凉的,李世民三番四次的差别对待,今天也彻底是把李恪给惹毛了。有事情你就找我,等我忙完了事情,你转头就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这世上,哪有什么好东西,都让你一个人独吞的道理。这一次,李恪决定不再容忍,他朝着告密小能手张亮说道。“长平郡公,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小王佩服佩服,只不过”说到这里,李恪的眼神有意无意的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文武百官。“只不过汝食君之禄,却不做那忠君之事,遇到问题,不假思考,却贸然来问本王,是不是有些恬不知耻了呢?”此言一出,不要说在场诸人,就连李世民脸上也都是一惊。他没有想到一直表现的温文尔雅,让他做什么事,都无怨无悔的李恪,突然间会变得这么锋芒毕露。场下的文武百官,都是老于官场的老狐狸了,岂能不知道李恪这话里的诛心之意。看似只是在说张亮一人,其实未必没有影射他们的意思。作为挑起话题的张亮,更是惊恐莫名,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算盘是打得极为精明的。他收了崔氏200贯钱财,崔氏的意思是在朝堂之内,给李恪一些小小的教训。而今天下午,张亮便从一名假子那里收到消息,说是李世民委派李恪甄选混吃的平民和难民,在粥中混入了大量的草木灰。影响非常的不好,已经有御史台的人参他了。张亮见状立马就准备掺和一脚。不过,此时的他,心中惊疑不定。原本他以为李恪只是一名养尊处优的皇子,虽说之前展露出一些文采,但终究只是一个只懂得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不料在此时的他才发现,李恪或许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好在,这些久混在官场上的人,本事或许参差不齐,但是论脸皮,一个比一个厚。李恪话音刚落,他便上前一步,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哭诉道。“圣人,微臣愚笨,妄想为圣人分担解忧,推荐蜀王殿下,没料到会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臣虽无良策,但也愿意为朝廷分忧,愿意献出家产一千贯,以弥补微臣这次的过错。”说着,便痛哭流涕,一副悔恨莫及的样子。见状,李恪心中却是冷笑不已。这个老狐狸,倒是会做人。他这番话,既给自己找了台阶下,又将朝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李世民的身上。若是李世民处罚他,那么便会有人说李世民因为一个皇子的过失,便惩罚一位忠诚的臣子,容易给人留下刻薄的印象。若是李世民不处罚他,那么他便顺理成章的将这次的过错转嫁到了李恪的身上。让李世民好生教训一下,这个误会了一位对朝廷忠心耿耿臣子的皇子。果然,一向耳根子软的李世民,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被李恪所说的话说动。但是眼下张亮的一番金钱和哭诉下,李世民立马就站在了张亮这一边。“长平郡公请起,汝之忠心,朕已经感受到了,更何况你也是开口于也是为了朝廷,放心吧!朕不会怪罪于你的。”说着便让张亮坐回了座位。等到,张亮坐回座位,李世民便把目光看向了李恪。既然张亮已经点出了李恪,所以李世民也没有再犹豫,直接朝着李恪问道。“恪儿,这十万难民,你有什么办法吗?”原本已经准备偃鼓掩旗,不再过多说话的李恪,听见李世民再一次的点到了他。李恪索性也不再一直低调下去了。确实,一直以来的容忍,被他们误解为软弱可欺。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引起他人的不当行为和冒犯,有些时候,还是要拿出一些强势的行为和手段,才能震慑宵小,保护自己的权益。听到李世民的话后,李恪联想到吏部侍郎张廷圭、郝处俊,刑部侍郎李道裕等几人,还要向他发难。与其等着被人暗地里使绊子,不如主动出击。想到这里,李恪朝着李世民施了一礼,义正言辞的说道。“启禀圣人,儿臣尚幼,对于这类国家大事,仍由诸多不明,本不欲所说什么,但既然圣人有问,加之有长平郡公的举荐在前,儿臣也只好学而习之,大胆推荐三人,必不让圣人失望。”听到李恪要学习张亮举荐人才的时候,下方的长孙无忌不知为何,心头就是突然一跳。李世民骤然之间,也被李恪的这一番操作给骗了。还以为李恪是在真心举荐他人,立马露出一番感兴趣的样子说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哦!这倒是少见,不知道我们长安第一神童,要举荐何人啊?”只见李恪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监察御史兼吏部侍郎,张廷圭,少以文学知名,性慷慨有志尚。”“吏部侍郎,郝处俊,见经识经,巧捷万端。”“刑部侍郎李道裕,有明月易追,智者难及的美誉。”“这三人,儿臣素闻皆有济世救民,为国为民的宏大志向,且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的学识和见解。儿臣相信他们一定会对这次的赈灾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咳咳咳”听完李恪的这句话,长孙无忌一时之间,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嗽个不停。但不得不说,李恪今天的这一番举动,也确实让长孙无忌重新认识了一番李恪。他一边咳嗽,一边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恪。只是,李恪此时扮演着一个忠心为国的皇子形象,根本没有理会长孙无忌暂且不说英明圣武的李世民,此时也多多少少的察觉到了不对劲。下首矮榻后面的张廷圭、郝处俊以及李道裕三人可全懵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李恪转眼间就将矛头指向了他们三人。难道是有人泄露了,我欲要参他的想法。其中最冤枉的莫过于被人当枪使的张廷圭了。要知道,这可是一位以正统的儒学立身守官的人物。只是,不管如何,既然已经选择了下场,在李恪眼里,就全是敌对之人。很显然,在常规的赈灾手段都已经全部实施后,这三人,并没有任何的改善办法。所以,支支吾吾了几句之后,就全跪在地上谢罪了。这时候,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明白,这是蜀王李恪在报复。一时间,所有的文武大臣,都对这位年轻而精明的皇子,刮目相看。让他们知道蜀王李恪是一个难缠的人物,千万不可轻易的与之为敌:()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